第128章(第2/4頁)

再來看看張賢宗,成婚之前,他父親是太原小官,他更是默默無聞。而娶回王氏後,他憑借王氏家族的力量,將張父調回京城,將親妹妹送進太子府中,伴隨著承宣帝的登基,張家憑借張貴妃的恩寵,步步攀上高位。

可以說,張家的榮華皆由妻族而起。

崔慕禮按已知線索推測:想必是王氏與單華皓珠胎暗結,為保腹中孩兒,才與張賢宗成婚掩飾。而張賢宗分明早已知曉,又因另有所圖,裝傻充愣多年,明面上待嫡子百依百順,實則行捧殺之事,將其養成廢物。

待時機合適,便以其性命為刀,狠狠捅向崔府——一石二鳥之計,妙哉,妙極!

崔慕禮忽嘆了聲。

阿渺既然得知此計,想必前世張賢宗是得償所願……在他不知道的十年裏,她究竟見證過多少悲劇?

*

崔慕禮又派人去王氏身邊打探,從她心腹丫鬟口中套出實話:王氏果真在嫁給張賢宗前便有了身孕,後面買通大夫、產婆等等,自以為瞞天過海,萬無一失。

豈知張賢宗心機深沉,為權利富貴,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也。

不愧是左相。

事已至此,崔慕禮決定還對方一份大禮,畢竟張明暢作為被犧牲的棋子,有權利知道真相,不是嗎?

*

如果張明暢也有自由選擇的話,他會選擇拒絕。

他本來好好當他的左相嫡子,京城紈絝,天天吃喝嫖賭,玩物喪志,最苦惱的無非是想娶崔家夕珺,但對方嗤之以鼻——

沒關系,烈女怕纏郎,只要他鍥而不舍地糾纏,總有一天能娶到她!

然而最近他有點倒黴。

先是他到處都找不著崔夕珺,差人一問,嗬,她竟然出遠門去了。

要跟著去嗎?

張明暢想了想,算了,他確實挺喜歡崔夕珺,但追著她跑到滎陽?那還是省省吧,她又不是不回來了!

他打算去喝點花酒,豈料在半途被人攔下。對方是名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自稱姓單,有極為重要的話要告訴他。他本就心情不好,正想叫人打對方一頓出氣,卻聽對方道:“暢兒,我才是你的生父啊!”

????????

什麽狗屁玩意兒,也敢冒充他爹?!他爹可是當朝左相張賢宗!

張明暢氣得升天,擼著袖子想親自上手,對方又指著自己的臉道:“難道你不覺得我們長得很相像嗎?”

張明暢看了看,別說,還真有些像。

但這能證明什麽?世上相像的人那麽多,難道個個都是他爹嗎?

美得他們!

張明暢鐵了心要揍他,沒想到對方還有後招,從懷裏掏出一塊玉佩,道:“這是我和你娘當初的定情信物,世上僅一對,你若不信,回去問雙娘便知!”

言罷,將玉佩往他一扔,便快速跑得沒影。

張明暢接住玉佩,湊到眼前端詳,嗯,是一塊羊脂玉雕龍玉佩,成色尚可,背面刻著“雅雙”二字。

雅雙正是他娘的閨名。

張明暢有一瞬遲疑,隨即便嗤笑,他娘的名字又不是秘密,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

話雖如此,他卻鬼使神差地將玉佩揣進懷裏,嗯,畢竟刻著他娘的閨名,被人撿到也不合適。

他將這事拋在腦後,約了狐朋狗友去喝花酒聽折子戲,但聽著聽著,又聽出了問題。

起因是今日的折子戲,名叫《秋官記》。

戲裏講得是一名叫秋官的書生,他才華橫溢,貌比潘安,與表妹情投意合,結親在即。然而當地大官的女兒看中了他,以表妹性命為由,逼他娶了自己。

秋官與此女成親後,此女很快便懷孕,早產生下一名兒子。秋官疼愛此子,本已有心軟,卻意外偷聽到妻子與丫鬟對話:原來此子是她與旁人苟合所生,秋官竟是她掩人耳目的棋子!

因妻子家世顯赫,秋官不敢聲張,唯有忍氣吞聲。他偷偷去尋心愛的表妹,在得知對方被妻子逼死後,憤恨交加下,心中醞釀出一則毒計。

他行若無事,加倍疼愛妻子,暗中卻給她下了絕育藥,讓她無法再生育。他待兒子百依百順,以寵愛的名義,將他慣成只會吃喝嫖賭的浪蕩子。二十載眨眼而過,他憑借妻族勢力,步步高升,成為權傾朝野的大臣。

秋官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他慫恿浪蕩子去糾纏政敵之女,對方不堪其擾,出手教訓浪蕩子後,秋官便趁機殺了浪蕩子,嫁禍給政敵之女。再慫恿妻子去禦前告狀,將政敵打擊得一蹶不振……

秋官雙計得逞後,又向妻子暗中下毒,營造出她因喪子而悲慟欲絕,服毒自殺的假象。

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秋官忍辱偷生二十年,總算是名利雙收,大仇得報!

……

張明暢的眼皮瘋狂跳動。

這他娘的講得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