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3頁)

謝渺垂睫淺笑,福身道:“有勞師太。”

已非頭回住進庵裏,幾人都適應得極快。檀香佛音環繞,謝渺跪在佛前,只覺得神魂俱寧。

她沒有自己以為的那般強大。

比旁人多活一世又怎樣?遇見生死搏鬥,鮮血淋漓之際,她依舊驚慌失措。夜裏熄燈,閉上眼便陷入一片鮮紅,分不清是狼的血,周念南的血,亦或是……

恍惚間,她又看到記憶中的另一片鮮紅,整個人似墮入無邊晚陰。

佛雲,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①

她的難呢,又當如何化解?

*

暮色遲遲,雀鳥晚歸。

謝渺離開宏宇森嚴的大殿,在女尼的引路下,來到一處偏殿。那裏供奉著無數長明燈,有新有舊,層次有序地排列,昏色當暖,卻又透著難以言述的孤寥。

不知從哪裏透進了風,燭光隨風晃曳,幾欲熄滅。可那點光亮偏又頑強的很,在無數次搖搖欲墜之際,又能孱弱地躍起火苗。

一豆燭光織夢,織得是誰的夢,織得是什麽夢?

女尼見她靜立不語,主動遞上油壺,提醒道:“施主,不妨去添點香油。”

謝渺接過油壺,女尼默默離開。她慢慢地走上前,神情專注而虔誠,動作細致地替長明燈續油。

途中,視線不經意地劃過長明燈上刻得字。

“李氏絮敏,生於成化八年,卒於成化十一年。”

“苗氏谷珊,生於明德三年,卒於慶元二年。”

“藍氏琪兒,生於明德七年,卒於慶元五年。”

一盞燈盛著一抹惦念,惦念不忘,魂便能永生。

到了三盞嶄新的長明燈前,謝渺身形一頓,遲遲邁不開腳步。她目不轉視地望著,擡起手,虛虛撫過。

“阿渺沒有忘。”她輕輕地開口:“阿渺不會忘。”

永生不忘,便能永生惦念。

*

巧姑進入紙坊做事,變得十分忙碌,但得知謝渺一行人在清心庵休養時,下工後便時不時地上山串門。

她嘰嘰喳喳地說著平日之事。

“方姐姐帶我上山看工人伐竹,要將竹子砍成五七尺長,將它們放到水裏浸泡……對了,你們知道嗎?原來紙是用竹子做的!神奇吧?綠色的竹子,卻能做出白色的紙張!”

“竹子泡完後要殺青,殺青就是用功槌洗,把表面的粗殼和青皮都打掉……”

她說得東西太過專業,謝渺幾人聽著糊塗,但無人開口打斷,都耐心地接受她想分享的喜悅。

待她終於說完,謝渺遞過茶水,問道:“巧姑,你歡喜嗎?”

巧姑臉上綻開無比燦爛的笑容,重重點頭,“歡喜!”

謝渺拍拍她的頭,“那便跟著方姑娘好好學,若遇上難題,盡管來找我。”

“我麻煩渺姐姐的事情夠多了。”巧姑吐了吐舌頭,道:“姐姐,我哥哥和祖母知曉此事,都想好好謝謝你,你若有空,讓我哥哥找處酒樓,設宴款待你可好?”

“還設宴款待?”謝渺忍不住笑了,“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你若有心報答,便加倍努力學本事,替紙坊掙更多的錢。”

“一碼歸一碼,兩樣不沖突。”巧姑道:“渺姐姐,我哥哥真的很想當面謝謝你。”

謝渺委婉推脫:“來日方長,不急在一時。”

巧姑只得作罷,“好吧。”她忽然又想起件事,興奮道:“渺姐姐,聽說明天定遠侯回京,你要不要一起去城門口看熱鬧?”

定遠侯回來了?

謝渺一愣,想起抽屜裏的那封信,點頭道:“也好,我正巧有事要下山一趟。”

*

翌日,天公作美,風和日暄,春光大好。

幾輛華貴的馬車早早地守在城門口,兩旁夾道,一路有侍衛侯立。侍衛身後是無數湊熱鬧的百姓,踮著腳,伸長脖子,翹首以盼地望著城外官道。

“都辰時了,定遠侯怎麽還沒到?”

“該不會是路上有事情耽擱了?”

“都三年沒回過京城了,該不會是花了眼,認不清回家的路了吧?”

圍觀百姓你一眼、我一語的打趣,紛紛落入定遠侯夫人耳中。她在馬車裏坐立難安,時不時掀簾看看,面容難掩焦灼。過了會,她轉向一旁側臥在榻上的倜儻青年,問道:“南兒,不是說他們昨日已到河丘鎮了嗎?河丘鎮離京城不過二十裏地,怎的這會還沒人影?”

周念南拿著顆洗凈的青棗,懶洋洋地塞進嘴裏,“母親,三年的時間都熬過來了,您又何必急於一時,且耐心等等。”

他斜眼看向一旁伺候的虹嵐,問:“虹姨,你說是不是?”

“公子說什麽就是什麽。”虹嵐巧妙地回答,倒上一杯清心茶,送到夫人手旁,笑著安撫道:“夫人,先喝點茶水,侯爺馬上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