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貴妃(第2/2頁)

至少沒白負皇後教她的東西。

當然在年底時候,又是免不了後妃娘家人進宮晉見。

宋婉晴的大嫂也在其中。

由於宋婉晴沒有特意吩咐下去,娘家人也不敢隨意,只大嫂一個人進宮。

說起來這些年娘家那邊的變化也挺大的。

先有宋老爺子逝世,再然後是繼夫人。

老爺子逝世了,也就鎮不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了。

二兒子想要大哥多多看顧他們這一家子,宮裏的娘娘勢大,他們娘家人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到底是同出一脈。

可惜的是只有大兒子的官位到了正三品,二兒子還是五品小官。

這分配不均也就導致了二房的不滿。

不過這怨念可不敢朝宮裏的娘娘發泄出來,也只能在府邸上時不時弄出一點小矛盾。

直至大兒子忍無可忍想要分家時,二房頓時慌了。

但為時已晚,繼夫人不在,以孝道壓不了大房,這分家終是實行了。

之後二房是縮起尾巴做人,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家待兩家人的不同,畢竟一個是皇貴妃嫡親的同胞兄弟,一個不過是只會上下蹦噠不省心的異母兄弟,區別明顯之極。

二房是後悔萬分,巴不得又重新回到以前兄弟倆在一塊的模樣,但這可不是為了兄弟情誼,只是純粹的追逐利益罷了。

少了大房,二房兒女的婚事也攀不上更高的門第,在之前大房和二房還可以看做一體,借著大房的名頭,二房得了不少好處,況且二房也是真心怕著皇貴妃會忘了他們這一脈人。

因而大嫂喜塔臘氏在跟宋婉晴說起這事時,言語間少不了對二弟一家的埋汰。

宋婉晴全當作八卦聽聽。

她當初許諾要讓娘家人日子通達,又不是包括了二房那一家,她不是做善事的,誰對她好,她就對誰好,很正經的一個道理,就是明白的人太少了。

說到不滿處,喜塔臘氏氣的說不出話來。

看得宋婉晴好笑不已,讓她喝幾口茶順順心,與不要臉的人共處,最好是先將自個兒的臉皮摘下來,不然反倒因為自己太過正氣而被氣著。

喜塔臘氏說著說著,像是突然想到一件事,趕忙提醒了宋婉晴。

“娘娘,您可得注意些,我聽說二房那一家子好似與高氏的娘家有所往來。”

高氏?這不是二弟媳的姓氏嗎?

“你慢慢說,不急。本宮聽著。”

“是,娘娘。”喜塔臘氏肅了肅神色,“後來我特意打聽一番,說是二弟妹的娘家與皇上重用的臣子同出一脈。我想著這是不是中間有頭尾?”

“是不是有頭尾就另說了。”宋婉晴淡淡道。

說到皇上重視的臣子高氏就只有目前擔任著兩淮鹽運使的高斌了,雖說是從三品的官職,實際上這官職重要程度可不比那些一品二品差,只有皇上信賴的人才能擔當。

因而她得好好查一番了,大嫂不說起,她還沒有察覺呢。

......

從采月那兒得到消息時,宋婉晴聽著眉頭直皺。

據說高斌家養有一女,出落得貌美如花,儀態萬千,說出去是要參加包衣小選,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高家是秀女大選呢。

而二房做的事也清楚了然了,原來是向高斌那兒泄露她平時的喜好,以讓高家女專攻所好,討她歡心。

這目標不可能是對準皇上的,唯有可能對準她兒子或是孫子。

畢竟討她歡心以後就很容易說道了,當初她是德妃看得順眼後,才特地派給當初的皇上的。

再不濟到了皇子皇孫那裏當侍妾,平時裏打著孝順的幌子也可讓兒子稱心。

宋婉晴心想可不能讓他們算計成功了。

快刀砍亂麻是上上之選。

不趁這夥人還沒有成型的時候拆散,還等什麽時候?

高氏女說無辜也無辜,說不無辜也不無辜,她是不可能留在自己或者兒子孫子身邊的,最好是放逐出宮或者是安排到別的妃嬪處。

而高斌是個皇上寵信的能臣,她動不得,那就把他的算計擺在明面上了。

她兒子孫子並不需要與這位能臣的女兒有牽扯,皇上那邊還不好交代呢,這朝廷上最好是多出幾個“孤臣”,不然朝廷上的各個臣子都與她的兒子有聯系,誰能說她的兒子不是野心大了?

高斌行這一招真是只便宜了自己。

至於二房那邊,呵,該是好好收拾一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