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關心(第2/2頁)

皇上的名字是愛新覺羅·胤禛,這一輩的兄弟都從“胤”字,如同兒子輩從“弘”字、孫子輩從“永”字一般。

在上位後,其余的兄弟要避著皇上的名諱,通通都要將“胤”字改成“允”字,如今和碩怡親王成了這唯一的例外,至少大清入關以來還未曾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她想著,要是有一天皇上能夠為她破例,那才叫讓她歡喜,心想也不枉費自己陪伴在皇上身邊這麽多年,為其生兒育女。

......

六月底,和碩和惠公主的婚事徹底定下了,未來額駙為丹津多爾濟之世子喀爾喀博爾濟吉特·多爾濟塞布騰,於雍正九年初正式下嫁。

本來在宮裏六公主、七公主和八公主是同年出生,前面兩位公主下嫁了,和碩和惠公主也應當在這一年裏出嫁,不過皇上到底是念及和碩和惠公主的親阿瑪剛剛逝世,還是特地余出近一年時間來讓其為怡親王守孝。

當然守孝之時不得大肆宣揚,畢竟和碩和惠公主是記在皇上名下的,私底下實屬要低調。

宋婉晴也換上了一些比較素的衣服,也不是說她作為貴妃得要顧及一個親王的逝世,不過到底皇上是看重和碩怡親王的,她在皇上面前轉悠,讓皇上看著順眼才是。

雖然她平時的衣著也沒多高調就是了。

後宮的妃子也跟著有模有樣換了身裝飾,她看著不忍直視。

靜妃是清秀的面容,配上素的衣裳也算是合適,只是安妃面色本就寡淡,一換上更素的衣裳,活脫脫全身去了精氣神似的。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顧及高位妃子的變化而跟著仿上,還是一個詞,上行下效。

宋婉晴前些時日給皇上送去吃食的動作還是刺激了不少人。

原以為都是被皇上罰或是怒斥,怎麽就懋貴妃一個人得了皇上偏心,那怎叫公平?

於是在皇上心情慢慢轉好後,上前獻殷勤的妃子多之又多,不過皇上還是把她們的東西都撤下了,倒是經常去了承乾宮光顧。

安妃為此吃了一肚子氣。

眼看著在她面前給她插簪子的劉答應,又是氣不打一處來,將簪子搶在手中,狠狠摔在地上,“本宮就想不透了,皇上怎麽次次都對她那麽好。”

懋貴妃又不是後宮之主,只比她高一層位置而已。

“娘娘稍安勿躁。”劉答應低頭將簪子撿起來,不聲不語站到一旁。

安妃上下掃視了她一眼,心裏不由一動,“本宮看你的姿色還是保養的挺好的。”

就是不知道皇上會不會再記得這人了。

劉答應慢慢將心提了起來。

“算了。”安妃突然就想到這劉氏到底還是個野心大的人,要是真讓其重新得寵了,她還未必全然把握住。

她還不如另外扶持一個聽話的新人。

但如今她們這個年紀拼的又不是皇上的寵愛,扶持一個新人壓根是不被懋貴妃放在眼裏的,反而會徒增皇上的厭惡。

“本宮果然還是不想便宜了懋貴妃。”

這樣想罷,她便打消沖動之下的念頭,厭厭的回了寢宮。

留在原地的劉答應卻是愣住了,她還以為安妃突然提到她,是為了與懋貴妃一爭高下。

結果......怎麽就與她想的不同?

抓住帕子的手不由得緊了緊,她總覺得她的命運不該是這樣沉浮下去的。

她能從包衣奴才坐到答應的位置,這轉折般的命運應該是她坐上更高位置的開始,太後娘娘不是一樣的際遇嗎。

沒理由這皇宮就出了一個太後娘娘,老天爺未免也太不公平了。

可惜她現在卻是綁定在安妃的身上了,要是能想方設法求得皇上的恩寵還好,可安妃看她看得極嚴,真叫人萬般不甘。

劉氏深吸了一口氣,且再看看吧,未必她就失了機會。

要知道當初太後娘娘也是在佟貴妃底下過活,都艱難的很,卻一舉生下了皇上,從此走上了妃位,佟貴妃再也阻擋不得太後娘娘的得寵。

有太後娘娘在前,她未必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