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改變內娛的人(第3/3頁)

人氣獎的確是應該只討論人氣,可如果這個明星連演員都算不上,那還談什麽評選。孫光台最敬佩球友的是這點,不單單是給小鮮肉和資本公司的警告,連國內各大獎項都改變風向。

“是好事。”楚舜補充一句:“我讓張和給時尚圈發布了信號,追逐頂流無可厚非,但也要留給實力演員一席之地。”

“時尚雜志那群人能答應?”孫光台對時尚圈不感冒,都是誰紅和誰玩的東西。頂流為什麽被追逐,是因為有粉絲買單,有粉絲購買雜志。實力明星上刊是有觀眾認同度,但會為其花錢的人太少。

“國內雜志本身賺錢方式,也不是賣雜志,雜志售賣的數量也只是確立行業地位的數據。”楚舜說道:“CLG文化就給雜志資源支持,會同意。”

“校長的確是校長,難怪是華夏娛樂大學的校長,考慮周到。”孫光台說道,楚舜的兩手計劃十分完善,改善了一窩蜂追求流量的風氣,也為實力演員開辟了不少道路。

“我去法國國立電影學院交流,學院裏掛著法國著名的電影人,讓·雷諾阿、喬治·梅裏愛、弗朗索瓦·特呂佛等等,都是已故的電影大師,你是唯一掛在上面還活著的。”孫光台開玩笑地說道。

兩人有說有笑,楚舜與許久不見的球友用完午餐,下午回到酒店繼續肝劇本,大概在五點半左右全部寫完。

角色劇本發給吹哥,這次無論對吹哥,還是對梁埔,選角都有難度。

上帝之城的群演都是真實的裏約熱內盧貧民窟人,動用的可不止是三百多名居民,還有作為背景板出現的許多人。地球上導演費爾南多在挑選主演時,也盡量是選有貧民窟經歷,或者是悲慘家庭的演員。

這就是為什麽影片有野蠻原始紀錄片感,仿佛在看一處原始森林中兇獸為生存互相撕咬。

用網絡話語來形容是,全是感情,沒有技巧。

當然沒有技巧是玩笑話,上帝之城的後期剪輯是丹尼爾·雷德森,他和導演費爾南多是最佳拍档,雷德森的剪輯技巧極為強大,還體現於《摩托日記》,擅長用多變的剪輯,讓作品充滿故事性,何況上帝之城本身故事性就強,只論剪輯上帝之城進個世界top20沒問題。

[故事背景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裏約熱內盧

主角:火箭

住在巴西裏約熱內盧的貧民窟,他見慣了貧民窟的暴利與血腥,所以發誓一定要走出貧民窟,他也為這個目標努力著。

演員要求:不要有太多名氣,也不要是完全素人,要貼合背景的黑人演員。]

“特意寫了背景,我必須要看看,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30年是什麽情況。”在不查詢資料的情況下,吹哥只知道那個年代似乎是貝利在球場縱橫的年代,也不怪他,不是專門學這方面的,誰會關注巴西歷史如何。

在六十年代開始進入軍政府的獨裁統治,然後一直到八十年代國情在不可救藥的層面持續狂奔,獨裁外加通貨膨脹,國情怎麽樣光想想就知道,吹哥大致看完一遍後,才感覺到導演這世界背景設計得妙,是將巴西最混亂時期都包含進去。

“需要三流小演員,演技好是肯定的,要貼合背景的話……”吹哥想了想,一方面肯定是以巴西演員為主,另一方面需要有貧民窟關聯的經歷,要具有原始的野感。

很顯然,這兩個要求,不是他資料庫能夠查詢到的,因為他資料庫的演員都挺有名氣,必須去一趟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