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最精彩的鬥琴(第3/4頁)

按照馬克斯的旁白,傑利還未出名時,混跡在紅燈區演奏音樂,學會幾分輕柔。

典型的新奧爾良爵士樂,用切分與規律的低聲部充分模擬各種樂器同時演奏的效果。一曲結束現場掌聲雷動,富太太們眉飛色舞,傑利的樂器她們喜歡。1900沒有當對手的自覺性,也開心地為傑利送上好音樂而鼓掌。

傑利舉著剛剛燃燒殆盡的香煙,走到跟前,“該你了水手。”

剛才演奏中有個細節,馬克思坐莊,在舞池中溜達了一圈,讓旅客們壓鬥琴兩人的輸贏。

馬克斯對好友有信心,1900是跟隨著自身情緒和觀察旅客來演奏,此刻他坐在鋼琴前,不知道演奏什麽,發呆小會兒後,他隨手演奏平安夜,又新編排加入一段4分之4拍旋律,收尾處補上123#456b7音階,勉強算爵士樂。

引得舞池觀眾議論紛紛:“他在幹什麽?”、“難道不知道現在在比賽嗎?”、“現在不是聖誕節”……

爵士樂創始人有些憤怒,臉色陰沉,平安夜不是爵士樂,感到自身受到輕視,起身又演奏一曲。

比前一首更好。

眼看賭局要輸,馬克斯貓著尋過來問1900是不是有什麽毛病,後者感動到哭泣,傑利的演奏太美好。

“所有船員都押你贏,我押了一年的薪水,你就在這兒哭鼻子?現在別哭了,想想你的音樂。”

“我也能賭嗎?”

“不行,賭自己會遭遇厄運。”

“我不想賭自己,我想賭他,他簡直太棒了,這樣就算你輸了,我也可以贏錢。”

風險對沖了屬於是,如果莊家不是馬克斯,方法的確不錯;馬克斯完全無語,特別看著1900兩行熱淚,展廳的來賓們輕笑,海上鋼琴師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將人逗樂。

這段劇情,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透露著純粹和可愛,1900喜歡傑利剛才的音樂,所以輪到他演奏是完全復刻。

1900的行為在不同人的眼裏意義不同,傑利認為他在挑釁。

觀眾噓聲一片,沒有曲譜的情況下可以馬上復刻,代表著絕佳的音樂天分,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莊家馬克斯,半死不活地躺在一旁毛絨沙發上,輸定了,一年工資沒有了。

受到挑釁的傑利,再次坐在鋼琴前,他要用實力讓從未下船的“鄉下人”見見世面。

傑利第三次演奏名叫《斷指器》,從名稱能看出是純粹炫技,大有“你不是會學嗎?看你怎麽學”的意味,1900不喜歡這種音樂,他打算認真,向馬克斯討來一根未點燃的香煙。

在舞池觀眾的喝倒彩下,“快回去吧”、“你不可能打敗傑利”……1900不為所動,將香煙放在鋼琴殼邊沿。

開始演奏,1900的手指如同疾風驟雨敲擊黑白鍵,速度之快都有殘影,那急促的音符,是山洪暴發咯吱作響,抓住所有人的耳朵,無論是舞池中的觀眾,還是展廳裏的數百人。

這首曲目叫《不朽的樂章》,在地球許多觀眾認為是馬克西姆創作的《野蜂飛舞》,感覺有一定道理。

因為兩首曲目都來自於裏姆斯基·柯薩科夫為歌劇《薩坦王的故事》創作的小提琴獨奏曲,同宗同源不像才怪。

兩首曲子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技巧難度很大,野蜂飛舞至少還能獨奏,不朽的樂章是四手聯彈曲目,什麽意思呢?簡單來說,寫出來就是給兩個人彈奏的。

楚舜飾演1900拍攝時,發現不朽的樂章若要單人獨奏,難度不在於快,更快的鋼琴曲都存在,最大困難是指法跨度太大,強行演奏容易拉傷手指。

世界上真的沒有人能演奏嗎?不見得,著名的幾個炫技狂魔都有一戰之力,可為什麽要冒著拉傷手指的功夫彈奏,頂尖鋼琴家的手多珍貴。綜上所述地球《海上鋼琴師》上映二十多年,沒有單人演奏。

但是楚舜有系統啊,即便受傷了也能養好,雖然系統不承認,但用屁股想想都知道,就他和規律作息絕緣的狀況,還從不鍛煉,能夠比二十歲小夥更有活力,不開掛能行?

在拍攝期間,楚舜足足嘗試十幾次都不能一次演奏完畢,兩分多鐘《不朽的樂章》,分為上下兩闕分開彈奏。

即便這樣,楚舜這一波操作也驚呆展廳來賓,不開玩笑地說,楚舜的手是真心快出殘影,而不是原版兩人彈奏的剪輯。

“這是什麽曲目?密密麻麻的音符聽上去都好難。”

“是船長本人演奏?”

“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是攝像機跟不上楚舜先生的手速。”

等等,楚舜獨秀。

銀幕中,舞池的觀眾也不例外,上酒的侍者彎著腰都忘記挺直,端著酒杯僵住,呆愣愣看著鋼琴方向。

人們安靜,只有疾風驟雨般的音符,密密麻麻拍打而來,仿佛人們都沒帶傘因此全部傻眼,有人目瞪口呆,有人叼著的雪茄都掉落,有人假發掉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