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浪漫至死(第2/4頁)

舉一反三,德克知道那位不存在的鋼琴家應當是1900,在鋼琴上被撿到,注定傳奇。關鍵是黑人鍋爐工沒什麽文化,所以並不認識多少字,取名符合角色身份。

“而且在一種白皮膚和黑皮膚之中出現的黃種人,是增加傳奇性嗎?大背景的身份剝離感,所以才讓自己出演,船長把一切都計算在內,何等恐怖的寫劇本能力。”德克心中大為震撼。

電影筆墨並未太多著墨在嬰兒時期,遊輪像巨大的搖籃,一晃來到1900四五歲兒童時期。丹尼怕1900被帶走,因為沒有出生證明和護照,所以1900多數時間都在工人們居住的大通鋪艙度過,是遊輪底層的底層。

鍋爐工沒讀太多什麽書,在1900四五歲時就用不多的知識教他讀書認字,用的“教材”是賽馬報。

芒果媽媽、快樂舞蹈家、漂亮小妞、火辣媽媽,一個個賽馬名從四五歲的1900口中讀出,丹尼樂得哈哈大笑。

這段劇情不是湊時長,是刻畫出丹尼樂觀的性格,也講出為什麽1900在底層艙的小圓窗中看見大海,會露出開心的笑容,是受到丹尼性格影響。

“媽媽是什麽,丹尼。”

“這個嘛,媽媽是一種馬。賽馬,實際上媽媽是世界上最能跑的純種賽馬,只要是在媽媽身上下注,肯定能贏。”

有笑點,也有溫馨的地方,1900又問丹尼什麽是孤兒院,丹尼回答是個大監獄,專門關沒有孩子的大人。

“所以如果沒有我,你就會被關進孤兒院嗎?”1900說,丹尼大笑著回應表示的確是這樣。

“刻畫人物著實厲害,反著來解釋孤兒院的來歷,三言兩語就把丹尼性格交代,很溫暖的一個人。”玉城田淳心道。

小1900的小床也有意思,類似吊床,弗吉尼亞號隨著海浪起伏,床鋪就會像秋千一樣搖晃。

悠閑的小號驟然轉為嘈雜,鏡頭來到忙碌的鍋爐房,展廳人們心中一抖,都意識到似乎要發生什麽。

由於船身搖晃,鍋爐工們有些站不穩,習慣不等於免疫。“丹尼小心!”在工友驚聲下,鐵鉤滑動似斷頭台的閘刀,直直甩砸,在空中劃過黑色的弧線——

在喝水的丹尼哪怕被提醒,可身體也根本反應不過來,“嘭”正中後腦勺,即便馬上送醫務室,也重傷不治死亡。

“我就知道,我習慣了,意大利題材不殘忍一點怎麽可能。”特倫特薩亞說道,想想前面三部,炸毀的電影院,悲慘的女主,死掉的父親圭多。

來都來了,海上鋼琴師不死個人合適?養父死了,特倫特薩亞心中石頭也落地,至少後面不會有刀子。

如果讓楚舜知道特倫特薩亞是這想法,鐵定會說還是太天真。

一直催促說自己要關門的老店長,此刻閉口不言,反而耐心聽小號手講述著傳奇的故事。

1900從未到過陸地上,雖然在遊輪靠岸時,見到過港口,但沒下船,八歲就隨船往返與歐洲和美利堅數十次。

“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他根本不存在,任何一座城市,任何教會、醫院、監獄和棒球隊裏,都沒有他的名字。他沒有國籍,也沒有生日,更沒有家人,他已經八歲了,可是官方記錄上他甚至從未出生。”小號手講述道。

伴隨著講述,1900一點點往上走,導演在此處設計螺旋上升鏡頭,當觀眾認為1900會隨鏡頭轉上會長大時,但偏偏沒有。

八歲的1900首次離開鍋爐房和底艙,來到頭等艙宴會區,此處載歌載舞,對他來說一切都很新奇。

導演玩了個巧思,1900是有過毛玻璃看宴會區的,所以首次看底艙外的世界是模糊的,如霧裏看花。

最後1900目光定格在鋼琴和演奏者處……

入夜。

當有錢人散場,燈都熄滅,空無一人時,音樂廳傳出優美的樂符,頭等艙旅客,已在夢鄉的船長都被叫醒,見識到無師自通坐在鋼琴前,演奏無名曲子的1900。

旅客與船長詫異地望著1900臟兮兮的小臉,他靜悄悄地彈。

敷著臉霜的女士不禁問身旁的船長——

“他叫什麽名字。”

“1900”

“不是樂曲,那孩子的名字。”

“1900”

“像這首曲子一樣。”

弗吉尼亞號的員工是認識1900的,都驚訝他是什麽時候學的鋼琴,小聲討論。

“天生的演奏家,為鋼琴而生。”紮姆給出一句評價。

老店長聽小號手口中1900的故事,但心中疑惑仍舊沒有解開,那和這黑膠唱片有什麽關聯?

小號手說,這盤黑膠唱片就不該存在,因為母帶錄制完就被銷毀,老店長把唱片遞過去,這張正是母帶,現場錄制常用的唱盤。

小號手撫摸著黑膠唱片感慨萬千,老店長說這張黑膠唱片是他在鋼琴中找到碎片,好不容易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