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差點什麽(第2/3頁)

華萊士外,幾個配角基本都貼上胡子,當然胡子與胡子間也有區別,有絡腮胡,W型胡以及O型胡,無一例外都挺長。

各就各位,第一場來了——

“我們要造矛,數以百計,長矛比別人要長一倍。”

莫裏哀飾演的華萊士,說的第一句台詞,就被楚舜打斷。

“停。”楚舜在導演棚,拿著擴音器詢問:“莫裏哀先生,我想你告訴我,在說這句台詞時,華萊士腦中在想什麽?”

“想對敵策略,他是這一支抵抗軍的大腦,需要想這些。”莫裏哀回應。

“非常好,我也這樣認為,但剛才的台詞表演,沒有這個感覺。”楚舜說道。

“導演多看看就有感覺了……好的,我是開玩笑的。”莫裏哀認真道:“或許是剛開始我沒有進入狀態,我能有幾分鐘調整嗎?”

“可以。”楚舜道,然後發出指令:“各部門原地待命。”

五分鐘後,“我想,此刻的最佳男主是我”,莫裏哀繼續開始。

“我們要造矛,數以百計,長矛比別人要長一倍。”

“那麽長?”

莫裏哀飾演的華萊士點頭,吃著手中的面餅,目光中透露著堅決。

“有些人就是比別人長。”

“你媽又講我的故事。”

……

《勇敢的心》充斥著男性荷爾蒙的電影,所以車輪碾過痕跡太清晰。

怎麽說呢,因為是商業片的緣故,勇敢的心的開篇進行的人物塑造很好,小樹林的一場戲,基本上將志願軍以及重要配角的性格都立起來,可後面就沒描寫了,有點後勁不足,把所有視線都放在華萊士身上。

楚舜要將勇敢的心,改成一部史詩,在保存原本熱血膨脹的結尾前提下,拍攝出史詩感。

參考《指環王》,為什麽指環王三部曲有強烈的史詩感,除了劇情外,整個鏡頭調度和服化道,也占據極大的作用。

對重要配角要求有點高,說起來這些配角都是梁埔選拔,也都是實力演員。

有實力,不等於就一定適合角色,例如演繹主動投靠的志願軍愛爾蘭人史蒂芬這角色,演員佩奇死活演不好,當然佩奇也是出道二十余年的老演員,不會有心態崩了一說。

“不不不,停。”

“愛爾蘭人不是不會傻樂。”

“佩奇先生再來一遍。”

一共叫停了七次,片中一心只想殺英格蘭人的愛爾蘭人史蒂芬,角色氣質是莽撞帶細,而佩奇長相就比較精致。

“我們聊聊,佩奇先生。”楚舜把佩奇單獨叫到了演員休息棚。

佩奇作為法國人,本身因為《觸不可及》是相當崇拜,可作為劇組演員,面對導演壓力還是相當大。

“佩奇先生有愛爾蘭朋友嗎?”楚舜問。

“有和愛爾蘭籍演員一起合作過。”佩奇說道。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不能依照地域分別,但每個國家都有整體氣質。”楚舜說道:“華夏機敏,美利堅自由,英國紳士,德國嚴謹,而愛爾蘭是……”

佩奇等著下一句,可下面沒了,擡頭看導演,很顯然是想他接話。

“愛爾蘭熱情??”佩奇說出一個單詞。

“我更願意稱呼為過分熱情。”楚舜說道:“佩奇先生在表演時,情緒應該更誇張一些。”

“多謝船長,我知道了。”佩奇點頭,他遲疑後還是問出來:“法國人在船長眼中是什麽樣?”

作為一個喜歡科學辱法的楚舜差點想說法國人投降,沒有嘴瓢。

“法國人優雅。”楚舜隨口說了一個。

佩奇點頭,一般人都會說法國人浪漫,實際上大部分法國男人是比較沉悶,浪漫的只是藝術,而優雅這個單詞完全切合。

果然是法國的情人,佩奇心裏說。

接下來的表演絲滑太多,首日的拍攝順利。

“莫裏哀,倫敦是本名還是藝名?”吹哥邊吃邊問,兩人在黔省訓練的一個多月都混得挺熟悉。

“是本名,其實倫敦雖然是英國首都名,但詞意是[勇敢的],是常用的女性名。”莫裏哀說到此也嘆氣:“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父親給我取名為倫敦。”

“或許想要個女兒。”吹哥解惑。

莫裏哀覺得很有道理,但一點也不開心。

首日的順利拍攝,也延續到接下來的進度,每場戲平均NG次數不超過五次,非常好了。

時間流淌,奧汀·盧德倫先生在黔省一直訓練至十月中旬,將戲份延後,才能夠空出如此多時間。

所以盧德倫是很感謝全劇組,在抵達劇組之日,帶了“土特產”,是蘇格蘭威士忌。

拍攝期間是不能喝得爛醉如泥的,所以這些酒只能放到殺青宴。

“身體如何?”吹哥關切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