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兩大流派爭辯(第2/2頁)

現在經過四部電影,橫向對比才更能看出,四種風格且還有大相徑庭的配樂。

海邊的曼徹斯特和盜夢空間,從感情到技巧,都截然不同。

“大量的古典樂器和虛擬樂器,還將諸多元素雜糅,完全沒有一點淩亂,反之恰到好處,當然這些海奎因先生和康獁先生都能辦到,辦不到的是如此驚人的速度,一周內能夠將《盜夢空間》這樣科幻電影的配樂完成,像是上帝附身在了他身上。”《音樂季刊》主編贊嘆。

康獁不說了,之前說過是英國當下最牛的作曲家,而另一位也是當代十大作曲家之一。

湯姆·海奎因,長著一張“債主臉”,顧名思義看誰都好像欠他幾百萬的不爽臉,是美利堅人,為好萊塢的電影配了不少耳熟能詳的旋律。

“配樂快不是本事,不保證質量、重復沒有思考的旋律,我一天能寫滿十幾張草稿紙。”海奎因道:“可《盜夢空間》配樂,足可以稱為商業片的典範,太難。”

海奎因又好似想到了什麽,補充道:“楚舜先生在盜夢空間使用的電子鼓、虛擬樂器以及古典樂器雜糅的方法,被許多配樂工作者效仿。”

“盜夢空間的配樂或許不是楚舜先生最優秀的,也不是最廣為人知的,但這部電影是為好萊塢配樂提供一個模板。”海奎因說道。

關於這點,海奎因有發言權,他還是一位音樂評論家,所寫的《好萊塢配樂史》是作為教材使用。

老規矩,看電影四五排是最佳座位,楚舜等人在第四排。

海奎因和康獁都在第五排,所以後者是很輕松聽到前者的話,他聞言神色流露出瞧不上好萊塢,音樂套路模板化嚴重。

音樂需要創新,看看他們英劇裏的配樂,多好聽……著名藝術家海奎因對本國影視劇產業很有自信。

話說回來,如同康獁所言,一部電影的配樂方式,能夠成為好萊塢配樂模板之一,也側面證明楚舜創作能力的傑出。

前世地球漢斯季默大神用七年時間達成“好萊塢模板”成就,盜夢空間、獅子王、加勒比海盜、星際穿越等經典作品配樂耳熟能詳,地位穩固。

在國內有“光頭漢”的戲稱,配樂時常被抄襲,反正據漢斯自己對記者坦言,工作室員工知道又被抄襲,裏外裏都是快活的氣氛。

至於歐美版權保護那麽嚴重,為什麽不告?告不完,太多了,林林總總一項項整理也太費神。

楚舜有當世第一導演的地位加成,所以盜夢空間剛出,就被許多“同行”看重。

終章:風

呼呼風聲,是怦然心動的聲音,不知不覺銀幕接近尾聲。

在這部紀錄片中,音樂廳的來賓,產生了個巨大的疑惑——“楚舜作為導演一手主導後期配樂,是以什麽標準,來決定用已有音樂,或自己原創”。

怦然心動比較明顯,有四五十年代的大號防噴器,有原創的音樂混合在一起,越想越想不通。

所以音樂廳呈現出兩個截然對立的觀點,正方以柴院校長米哈伊爾為首。

“楚舜先生有嚴謹的標準,怦然心動在回憶時配樂會選擇已有歌曲,展現年代感,而主觀的情緒律動,展現人物的小心思和背景情緒變化會傾向於自己編曲。”米哈伊爾說。

反方則是以康獁為首,他傾向:“楚舜導演對配樂的概念是表達思想的聲音,所以我認為楚舜導演很隨意,有可能他當時認為應該原創,過一兩個月會選擇現有的歌曲,和內容無關,是憑借心情的創作。”

[隨性音樂]和[兩極音樂]之爭,是二十一世紀中葉音樂領域最重要的兩派學說,期間出現了無數學者引經據典,今日暫且不提前透露,反正只需要知道,楚舜在隨電影霸場去霸占電影論文板塊後,隨音樂又長期霸占音樂論文板塊。

[楚舜導演你制作了這麽多後期配樂,最滿意的一首有嗎?]羅伯特在結束時詢問。

“最滿意的?最滿意的我認為是下一首。”楚舜話鋒一轉:“是不是以為我會這樣回答,但其實不會,我說了,音樂是思想的聲音,思想只有先後,沒有高低之分,所以配樂也沒有最滿意的。”

伴隨著楚舜的回答,《隨音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