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詩歌留名(第3/3頁)

《神曲》很多人都知道是但丁的作品,可他在西方文學中的地位是超乎想象的,我們國內有四大名著,而神曲是歐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拉爾塔付在33歲所寫的《神人》,被譽為半部神曲,爾後在五十歲寫出《救世》突破巔峰。

拉爾塔付又道:“有機會一起交流,如果可以,我想為我最不喜歡的電影寫一個詩集。”

大概說說,拉爾塔付是如何知道楚舜,他和楚舜,以及阮齊都有同一個習慣,收集觀看誇獎自己的報道。

只不過拉爾塔付最狠,專門雇了三個人,購買報刊雜志中對他的誇獎。

經過這麽多年,拉爾塔付發現意大利媒體,無論是官媒還是大眾傳媒,都喜歡把他和楚舜放一起。

他還聽到有人說,楚舜比他才華更加高,越來越好奇的拉爾塔付終於在去年把楚舜的電影找來看了一遍,嗯……還不錯。

特別是《西西裏的美麗傳說》,拉爾塔付喜歡瑪蓮娜,還為其寫了一首詩。

“我寫任何東西都需要熱愛,我又討厭電影,熱愛自己所討厭的事物,應該會很有意思。”拉爾塔付道。

“聽著的確有意思。”楚舜感覺這人也挺友善的。

在二十年後拉爾塔付去見上帝,文學評論家公認的三大傑作《神人》、《救世》、《電影魔鬼》,最後一部是拉爾塔付根據楚舜作品寫的,其他不說,這貨讓楚舜的名字,在詩歌領域永遠流傳。

兩人又閑聊兩句,拉爾塔付離開,全程他沒有和歐迪亞和邦尼打招呼。

“我覺得拉爾塔付先生,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麽討厭電影。”楚舜感嘆了一句。

“……”

“……”

歐迪亞和邦尼大眼瞪小眼,一時不知道怎麽回應,難以相信如此抵觸電影的拉爾塔付,居然會誇楚舜?

“也是,楚舜這種導演,誰能夠討厭得起來呢?”歐迪亞心中感嘆了一句。

文化交流會也在藝術家們的交談聲中開始,首先分享的是畫家,中意兩國的畫家上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分享。

意作品:《維也納的再誕生》

中作品:《江上》

楚舜能夠欣賞構圖以及光影,甚至於具體風格。

“維也納的再誕生,承襲波提切利的蛋彩畫,風格有進步。而江上,遠景構圖有點絕啊。”

他自己都沒注意到,對藝術的鑒賞能力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