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讓人窒息的壓力(第3/4頁)

從父親死後,表現得跟沒事人樣的帕特利特在今晚卸下了堅強,從小缺失母愛,父親又身體不好,讓他習慣性堅強,因為身邊沒有親人給他依靠。

為照顧帕特利特的情緒,李決定先不搬去愛丁堡,他自己先去愛丁堡的社區地下室,將東西帶回,然後在船舵小鎮找一份臨時工作。

有個細節,李在收拾其他行李時粗手粗腳地全部塞到箱子裏,唯有家人的照片怕磕碎小心翼翼地包裹放好。

又要在船舵小鎮定居一段時日,望著窗外遙遠的海平線,光禿禿的樹林,有寂寥的美感,說不定攝像師看到這一幕時會忍不住按下快門,可對於李,這些都是地獄而並非美景。

回憶步步碾壓,李感覺自身呼吸都變得困難,忍不住一拳砸在窗戶上,“咵嚓”一聲,玻璃碎片滿地都是,皮膚也被劃破,拳頭上都是血。

這部電影最絕的地方在於,表達情緒非常內斂,好似李砸窗,沒有閃回記憶,可看到劇情都能明白為什麽會這樣,還有前面帕特利特看見凍硬雞脯,都沒有說明。

無論如何壓抑,還是要生活,李的當務之急是找到合適臨時工作,他找遍了小鎮所有工廠,可都面試失敗。

他在那場大火後就變得暴躁易怒,即使離開小鎮幾年,可依舊臭名昭著。

“終於有個好消息。”謝爾蓋說道。

帕特利特寫給母親的郵件有了回復,母親說她現在改掉了酗酒的毛病,還有未婚夫,準備組建新都家庭,並且還邀請帕特利特過去。

李知道後,開著車送侄子,帕特利特行動和表情上流露出的期待十分明顯。

到達了母親的新家,見到了多年沒見的母親,還想的確改變許多,母親和未婚夫熱情地招呼帕特利特,不停地告訴他別客氣。

但實際上真正客氣的是母親,三人的晚餐交談氣氛凝固,她還是一如既往,如同在喬檢查出心力衰竭時離開。

不知道怎麽和好久不見的兒子交流,母親起身去了廚房,未婚夫自然也隨之而去。

餐桌只剩下帕特利特一人,如芒刺背、如坐針氈,也不知道如何辦。

李接侄子回家,帕特利特到家收到母親未婚夫發來的郵件,郵件中很客氣表明他母親並沒有做好與之一起生活的準備,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帕特利特也不要隨意來找母親,至於什麽時候能再見面,母親未婚夫表示他來安排。

一封信讓帕特裏特知曉,他根本不可能和母親一起生活。

回家後,李也知道侄子和母親的碰面是一次不開心的晚餐,所以帶著侄子來到一個櫥櫃旁,裏面放著幾只長短不一的風笛。

李告訴侄子,他準備把風笛賣了為遊艇換上發動機,果然帕特利特聞言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原著櫥櫃裏面裝的幾把槍,那是自由美利堅,有國情在,強行套入蘇格蘭就誇張了,英國雖然不禁槍,但普通居民持槍也是要考火器證,或者獵人證,況且無論哪種槍支的制式也有要求,賣不了幾個錢。

所以楚舜把槍換成了更具與蘇格蘭特色的風笛,在蘇格蘭小鎮,喬·錢德勒生前收集風笛,很合理吧。

第二天,換好發動機的遊艇再次出海,帕特利特帶著小女友在船上,並且還自告奮勇地教小女友開船,李坐在船尾看著侄子的開心,也露出了笑容。

李一直頹廢,認為自己不配照顧侄子,但其實也一直關心著侄子,帕特利特情緒不好,李會說“我就坐在旁邊,不打擾你”,並且放棄立刻前往愛丁堡的計劃,返回小鎮找臨工。

白浪伴隨舒緩的音樂,這是全片李在大火後第一次露出笑容,一切都朝著好的方面發展。

但劇情再次因為一場相遇低入谷底,李在找工作的路上,剛下階梯就遇到前妻蘭迪,蘭迪正推著剛出生的嬰兒。

在離婚時,蘭迪在絕望的岸邊,對李說了太多惡毒的話,現在她走過橋,有新的生活,可昔日的愛人還停留在原地頹廢,很自責。

蘭迪道歉,兩人面對面,才有過肩的近景,蘭迪後面感覺是陽光明媚的大路,而李的後面是被旁邊房屋的陰影覆蓋的石梯。

兩人的命運從這一段就能看出,前妻蘭迪仍有光明的路,而李只剩下坎坷的陰影。

面對前妻的道歉,李完全沒有責怪蘭迪,只是他認為自己犯的錯誤,後果是他今生都難以跨過。

這段戲,因為寶拉達不到楚舜要求,拍攝了21遍,除了當初在拍攝大船熬瓦倫蒂娜時,就沒有再NG過這麽多次。

效果是好的,寶拉飾演的前妻蘭迪,和霍伯飾演的李,兩人拼盡全力的對戲,把前面剛剛端上桌的一點治愈全部打碎。

不!更準確的說,連桌子都已經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