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影響力輻射更大(第3/5頁)

“考先生。”霍伯詢問:“考先生,請問有何事?”

“導演考慮到你可能有酒癮,所以每天會給霍伯·哈迪先生準備110毫升威士忌。”史考解釋後詢問:“我只是想問問哈迪先生喜歡什麽品牌的威士忌。”

霍伯難以置信地看著史考,這一刻他感到楚舜導演是他的再生父母,這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威士忌啊!

110毫升就二兩,也是少得可憐,但半個月沒喝酒的他都快抓狂,數量什麽的不重要,有點喝就成!

“隨便什麽威士忌都可以。”霍伯露出笑容道:“對於酒,我一點也不挑。”

史考點頭表示知道了,也弄懂霍伯不是愛酒之人,對酒味道什麽的有追求,他只是愛喝酒。

楚舜也沒有霍伯想的那麽好,他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好好拍戲,他感覺這個霍伯似乎有酒精依賴症,這半個月不喝酒食欲萎靡,身材明顯可見地瘦了,而且有時還會出現軀體僵硬。

為了更好拍戲,所以才如此安排。

下午,英國國王安德魯來劇組探班,同行的還有外交大臣,然後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楚舜都不清楚這群人來幹什麽,你說是因為蘇格蘭的事情感謝吧,貌似雲裏霧裏聊天也沒說蘇格蘭的事。

也不是詢問拍戲進度,楚舜最直觀的感覺是耽誤他時間。

“楚舜導演,對於華夏和英國文化的交流起到卓越貢獻。”安德魯道:“希望明日在白金漢宮舉行的晚宴,一定要參加。”

白金漢宮和瑞典皇宮一樣,都開放一部分供遊客參觀,不僅如此,英國人更會做生意,夏季每天都會舉辦宮前禁衛軍的交接典禮,弄得花裏胡哨吸引不少遊客目光。

論規模,白金漢宮還是更大一些,劇組暫時由副導演老梁拍攝一些不重要的鏡頭,楚舜原以為吃完晚宴,第二天就可以回去繼續拍攝。

但又被邀請參加巡遊,楚舜不由好奇,安德魯話說花費三百萬英鎊,相當於人民幣兩千七百萬邀請他執導,按理來說應當是希望早點拍攝完畢,可眼前安德魯的所作所為,真是拖時間。

因為邀請白金漢宮吃飯,可以在殺青後,而國王巡遊,除了加冕儀式的巡遊很重要,其他更類似於歡樂巡遊,完全沒有邀請楚舜留下來參加的必要。

按照以往楚舜的拍攝進度,拍攝完《海邊的曼徹斯特》至少還需要好幾個月。

好幾個月時間,多數民眾早就忙於生計,淡忘這件事,再壓制一些“想起來”的輿論,公投發不發布也沒人討論,至少能撐一兩年,介時首相換人管他洪水滔天,安德魯是還嫌時間短了所以來“耽擱”。

別覺得政客是不是腦子有包,會允許這種事發生,英國拆東墻補西墻的政治一如既往,前面愛爾蘭和北愛爾蘭的事,歷歷在目。

愛爾蘭作為歐盟成員國,有關稅同盟,但北愛爾蘭是英國領土,又因為貝爾法斯特協議,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不能設任何形式邊界,那麽歐盟貨物以及移民、交易,還是可以由愛爾蘭通過邊境的北愛爾蘭進入英國。

那麽英國脫了個寂寞,簡直是死結,給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兩年的緩沖期,兩年後再說——

下任首相:wcnm

也是在5月2日,向公眾發表講話的首相,還cue到楚舜。

“楚舜導演是亞洲文化和歐洲文化交流的傳播者,我認為楚舜導演一定會喜歡上英國,喜歡蘇格蘭高地。”“至少我們羅斯裏海灘不比意大利差,歷史文化也肯定好於法國,我很期待這部作品。”

俗話說“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那麽問題來了,要多大風才能讓一頭豬起飛呢?經過知乎大神計算,風速得達到124 m/s時。

全英國發力,風速肯定大於124m/s,再加上楚舜的名氣和影響力,本來電影圈都是冠絕的存在,這一波硬捧,讓楚舜的影響力再提升一籌。

另外,最後的話明顯是挑事,這樣說法國和意大利能答應?

要知道,要讓意大利和法國的網友聯合,只有一種情況——對抗英國網友。

趁著網絡上議論紛紛時,我們回到因弗尼斯市,在倫敦停留一周的楚舜,是總算回到劇組。

“場務,給我看看拍攝記錄。”楚舜道。

中間空閑八天,楚舜準備找找感覺,當然問題也不是特別大,因為之前拍攝也有過中途離開,去領獎,又或者是開會。

場務馬上把拍攝記錄遞過來,一個大劇組場務可能有十多位,要負責的東西很多,例如采購飲料,車、船、機票的單據,還要記錄場次和安排行程。而場務是由劇務主任管理,再上面是生活制片史考。

楚舜看完後,指揮著道具組搭建布景,正好邀請的兩個蘇格蘭小童星也有時間,打算拍攝電影最揪心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