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序幕之王(第2/3頁)

“美麗人生,楚舜導演更看重演員的表演以及道具布置,霸王別姬也看中演員,但對燈光和空間的利用更注意。”趙亮教授本來準備喝一口保溫杯裏的紅茶,可太精彩了就放棄動作。

熒幕中,楚舜在導程蝶衣和段小樓最後在體育館試戲,也是電影開場的序幕。

“攝影,機器還能調遠嗎?”楚舜用擴聲器喊道。

“導演不行。”攝影回答。

“和業主商量,把這面墻拆了。”楚舜對外聯制片說。

外聯都呆住,哪有為了找角度拆墻的?他雖然不算攝影專業,不太懂,但也可以追焦拉虛,甚至於換個廣角鏡頭更大的攝像機,都可以解決,反正有更簡單的辦法,拍攝出來應該沒區別吧?

如果不是楚舜權威性太大,外聯都懷疑說拆墻的是外行人,外聯反應也是大戲院中所有人的反應,此舉完全沒有必要。

就像明明平A可以收掉人頭,但非要閃現在人前面,然後給個大收人頭,明眼人就能看出青銅行為,可這貨又是國一。

前面就說楚舜意志是貫徹劇組所以外聯立刻去辦,業主十分支持簽訂完事後維修的合約,立刻就開辦。

八十年代的體育館,是魔都一個廢棄工廠改造,在紀錄片中還展現了一件事,楚舜劇組的人執行力都很強,有一種“聽導演的準沒錯”的感覺,不用帶腦子。

拆掉一面墻,繼續開始拍攝,這場戲沈括亥和許湯谷發揮極好,一條就過,楚舜很滿意的點了點頭,說出了萬惡的三個字:“保一條。”

“我本來是不會詢問,導演拍攝這場戲是因為什麽,但今天看見拆墻,我內心的好奇心,跟我家中養的貓面對魚缸一樣的好奇。”響起旁白聲。

羅伯特詢問:“楚舜導演,拆這面墻是為什麽?個人來看有更簡單的方法。”

“三個原因。”楚舜伸出兩根手指。

還有三個原因,羅伯特求知欲旺,大戲院中的主編、教授亦是。

“第一是距離,的確需要拆墻才能達到是需要的角度,一個遠中景,我要拍攝出程蝶衣和段小樓被時代俯視的角度。”

“第二是光線,燈光始終難以營造出無孔不入是陽光感,或者說我這裏需要真是陽光也行,拆了這面墻,場景過度曝光,光線裹挾兩個演員。”

“無論霸王還是虞姬,在歷史光輝下都只是一道剪影。最後一環導演拍戲的態度,將會給演職人員的直接信號,當然最後一點是附加價值,主要還是要拍攝出我想要的效果。”

楚舜解釋的明明白白,羅伯特服氣,他用旁白音說[很多影評下面都會有類似的回復“你們瘋了嗎,解釋這麽詳細,我的上帝,導演根本沒想這麽多”,其他導演我不清楚,但楚舜導演的作品,他想的比影評人想得更多。]

羅伯特最貼心的地方是,插入《霸王別姬》開始的序幕,大概一分多鐘,段小樓牽著程蝶衣來到體育館,即便出聲也因為曝光看不清兩人樣子,空蕩的體育館被光線填滿,形成空間上強烈反差。

雖然現場幾乎都看過霸王別姬,但有實片對比更加明顯。

“序幕之王,不愧為是序幕之王,這段開頭,可以進入世界影史前top50。”朱爾斯喃喃自語。

關於楚舜的外號很多,序幕之王是其中之一,所說的是楚舜拍攝的電影,要麽幹脆沒有序幕,要麽能夠將其玩出花。

“隨電影的拍攝手法,聳人聽聞啊。”趙亮教授心中說道:“這一段是第五代導演,營造空間的拍攝說法,但怎麽說呢,高枉和魯國祝兩位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也只有巔峰作品,能夠達到這般空間營造。”

另外一位華夏主編老柯,在和身旁的梅勒小聲交流:“除了序幕,其實很多地方都預示了最後結局的悲劇。”

“還有什麽地方?”梅勒追問,他想知道華夏影評家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老柯道:“電影開始是黑白片沒有彩色,而第一抹彩色是小石頭砸磚被師傅打屁股,哀嚎聲中轉為彩色。”

“我有不同的看法,人生下來就是哭哭啼啼,看見彩色的世界。”梅勒道:“認為從黑白轉為彩色用小石頭哀嚎,戲班就像是母體一樣會重塑人的性別,主角也在戲班被重塑性別意識。”

老柯一怔,他還從未聽過這種分析,細想也有點道理,但他更認同自己的看法。

好的電影就是如此,細細品來,都有道理。

紀錄片在錄下楚舜執導,插入了一段他如何找到少年小石頭和少年小豆子兩位小演員過程。

前面未說,除開沈括亥全世界範圍收割粉絲以外,小豆子的扮演者曉宇,也備受關注。

中美電影交流電影節,把最佳新人演員頒發給了曉宇,是最年輕的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