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大的好評(第2/2頁)

要知道,很多電影學校已經把《隨電影》列為了教材。

“對了,楚家元因為是自編自導,所以對角色了解,可以給演員講戲,但大多數導演都只是參與到劇本創作。”今村男自言自語:“那怎麽講戲?”

“也不對,我走進了死路,不需要講到演員理解劇本,只需要講到演員理解我要拍攝我們就知道了。”今村男突然想起《泰坦尼克號》瓦倫蒂娜的采訪,瓦倫蒂娜說導演為了讓她演出覺絕望的神情,好像熬鷹那般,最後也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今村男感覺自己學會了武林絕學,所以挺激動,說句實在話,他看《隨電影》記的筆記,都快可以出一本書了。

這或許是電影人吧……

電影人電影魂,拍電影都是人上人!

相比今村男,小林常吉比較幸運,因為他沒有買《今日東京》,而是買的《春秋周刊》,這上面是山田洋次所寫的影評。

筱田正浩、大林宣彥和山田洋次三人都是島國目前映畫圈裏輩分最高的導演,但山田洋次可以說是三人中最受島國電影人尊敬的導演之一,前面還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武士獎。

要知道這個獎項並非是東京電影節的常設獎項,只頒發給拍攝了“跨越時代的革新電影”的導演,是功績的肯定。

其他不說,把山田洋次的平民三部曲搬出來,《故鄉》、《家族》、《遠山的呼喚》在島國就找不到什麽對手。

《春秋周刊》頭版文章是——“所以電影是影像藝術,不單單是講故事”

[很多人說,好的電影是講好一個故事,如此說法並不正確。

《菊次郎的夏天》故事講得並不好,反正鄙人並不喜歡,故事的完整性是缺失,看見男主角一路上的胡作非為,都想快點來個人打他一頓,一路上遇到的人性格都太好。

讓鄙人看下去的唯一理由,並不是正男什麽時候找到母親,而是男主角什麽時候被打死。

影片進行到中後段,男主角終於被社員的人打了一頓,松了一口氣,本以為鄙人會開心,但看著男主角的慘狀,卻開心不起來,心中不知為何萌生出同情。

最終男主角說他叫菊次郎後,整部電影的細節在大腦中回想,有個想法在我大腦中抑制不住的思考,如果正男不是有個奶奶,會不會正男長大後也會成為菊次郎這樣?

會不會菊次郎小時,也像正男一樣想要找從來沒有見過面的母親,只不過他沒有遇到這麽多好人。

菊次郎背後有紋身,看完電影鄙人不認為他是個真正的社團份子,他的紋身更像是壯膽的道具,遇到真正的社團人員沒有一點用處。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公路片,但內容我更傾向於是一部教育片,如果父母不對自己下一代進行良好的陪伴,那麽會和正男一樣孤獨,而菊次郎將會是正男長大後的樣子。

同時我也感受到了楚舜導演對島國的期望,別讓楚舜導演的期望落空。]

山田洋次的影評,是三人中最不像影評的存在,更像是觀後感,看完電影對生活了九十多年的國家說說話。

但活化石的眼光真的很毒,北野武的確不是個擅長寫故事的導演,《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是兩個聾啞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全片男女主連台詞都沒有,但就是畫面美,橫掃了“每日映畫”賞。

“每日映畫”並非是每天都評價,是因為獎項是由每日新聞社和體育日本主辦。

老流氓北野武特別喜歡夏天和大海,因為他記憶中父親經常酗酒,基本上沒給他一個好童年,唯一的童年回憶是夏天父親帶著他來到海邊玩,所以北野武電影特別喜歡夏天和大海這兩個元素,基本在每部電影中,都少不了。

“楚家元寫劇本的能力實際上是在導演中最厲害的那一批,泰坦尼克號、天堂電影院以及前面上映《高山下的花環》,都展露了很紮實的劇本功力。”小林常吉自言自語,他認為楚舜在這裏只是特點沒有用太復雜的故事,把表現空間都給了畫面感,和配樂。

“不辜負楚舜導演的期望——”小林常吉忽然有個靈感,感覺可以記錄。

當然有靈感,和寫一個劇本,以及拍攝,這是三件事。

三位活化石導演紛紛給予了好評,讓電影本身就有的極好口碑更進一步。

大林宣彥、筱田正浩、山田洋次三人對六七十年代的人非常具有影響力。

所以平時不會進入影院的五十多歲老年人,也貢獻了票房。

成績下來,首周票房52億日元!

《菊次郎的夏天》也該在國內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