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導演詭計(第2/3頁)

片頭隱藏了不少細節,藍色帶著小翅膀的書包,代表這段正男開心的蹦蹦跳跳其實是和菊次郎踏上旅行後的狀態,此處是倒敘。

另外通過正男奔跑的鏡頭引導,交代電影背景時代,並非發生在現代,而是二十多年前。

《菊次郎的夏天》劇情有明確分野,第一章節名[奶奶的朋友]

銀幕上,歪歪扭扭的文字,兒童動漫一樣是過場,以及優美的配樂,用這些技巧,把原本悲傷的故事,講述得沒那麽悲傷。

所有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菊次郎是用悲劇來講喜劇,影迷們目前都沒有發現。

正男和同學放學結伴回家,聊著夏日長假去什麽地方玩,從談話中得知同學有安排,但正男還無。

邊走邊聊,兩人穿過公路,在近路上瞧見一群“壞學生”,兩人換了一條路,兩人跑起來。

少年被奔跑在淺草街頭,輕快的音樂,一段段的運動長鏡頭,很經典展現淺草街貌。

運動長鏡頭是所有鏡頭中最難的,很多導演想要挑戰難度秀水平,就喜歡花裏胡哨的往影片中加。

此處有一點值得說明,長鏡頭並不等於一鏡到底,前者是可以剪輯,通常是用空場景以及暗視角把剪輯點藏得非常隱秘。

只要拍攝一個物體或場景在十秒以上都屬於長鏡頭,楚舜會經常看到有人在網上說,“五分鐘的長鏡頭有剪輯不是假的巴拉巴拉”,有剪輯沒錯貨真價實也沒錯。

在蒙太奇手法不成熟的一二十年代,基本都用長鏡頭拍攝。

一鏡到底一定是長鏡頭,反之則不成立。

蒙太奇可以剪出各種效果,為什麽要用長鏡頭?因為長鏡頭的沉浸感是超過蒙太奇的,它會讓影迷更有參與感,當導演想要將影迷們瞬間拉入故事,長鏡頭是最佳選擇。

《殺人回憶》例子鮮明,兩分多鐘的運動長鏡頭,開場就跟著男主走進兇案現場,看到證據如何被破壞,還有屍體的樣子,馬上被帶進了兇殺氛圍。

菊次郎這段長鏡頭,也是為觀眾代入正男和同學的活力,並且完整展現淺草街頭風貌。

在島國取景非常簡單,雖說菊次郎的背景是千禧年左右,但不需要對取景的房屋進行大規模的改裝。

二十多年前的淺草,其實和現在的淺草區別不大,只要把附近的藥妝店,以及[可以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標語去掉就七七八八了。

正男在回家路上碰到了菊次郎夫妻,菊次郎太太正在教訓抽煙的高中生。

“你們怎麽能抽煙,有去好好讀書嗎?你們再這樣下去,當心變得和這個人一樣。”

菊次郎太太口中的“這個人”指在一旁吊兒郎當的丈夫菊次郎。

看《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時,都說雖然慢悠悠,但看起來也不無聊。

這種感覺是導演的詭計,電影節奏很快,只是配樂慢,菊次郎太太教訓完抽煙高中生後,和回家的正男旁邊,聊上兩句。

短短六分鐘,就交代菊次郎、菊次郎太太、正男的性格以及大致家庭背景。

正男父親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拋妻棄子,而母親外出打工,一個人跟著奶奶住,性格並不算活潑開朗。

菊次郎的家庭中母親跟著別人跑了,菊次郎妻子家裏結了三次婚,並且性格上來說菊次郎是比較怕妻子,因為妻子比較強勢。

如此多的元素並不是一股腦的都灌輸給觀眾,相反安排得很巧妙。

“他母親呢?”

“好像出去幹活了。”

“怎麽可能,肯定是跟著別的男人跑了。”

“又不是你媽媽。”

“說什麽呢,你家的不也結了三次婚嗎。”

“要你管。”

“我也不要你管啊,傻子。”

這段對話是菊次郎夫妻拌嘴時的話,久下白所飾演的菊次郎,明明很兇悍,但此時好像賭氣的小學生,讓人好笑,又感覺這對夫妻感情挺好。

仔細想想台詞,菊次郎太太年輕時肯定是跟著母親,母親結婚三次,兩個繼父,菊次郎也是從小被母親拋棄,真不是歡樂的事,偏偏用這種方式悄無聲息帶過,影廳的觀眾很多都沒有注意到這點。

正男回到家,家裏沒人,奶奶要上班,但給正男準備了食物,吃完東西,正男換上一身衣服,拎著足球來到球口空地。

平時很多人的空地此刻一個人都沒有,夏日假到足球班也放假。

失落的正男回到家,去找小夥伴要麽是不在家,要麽是正好跟著父母準備出去度假,所以正男也問奶奶父母的事。

奶奶告訴正男,爸爸死了,媽媽正在為了你工作,好好讀書等你長大,什麽地方都可以去。

第二天,奶奶烹飪好食物後就出門工作,奶奶是在人形燒糕點店鋪上班,正男又是一個人在家,電影沒有用特寫或者是心理活動,亦或者強烈的對比來表達小男孩的孤獨,但這段劇情一出來,都感覺正男是挺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