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票房超出預期(第3/4頁)

還記得導演為劇情寫下的簡介嗎?

他說“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我想這句話,是圭多用生命在告訴兒子喬舒亞以及妻子多拉。

會在廣播室說“早安我的公主,我做做夢又夢見了你”

會竭盡全力讓兒子認為殘酷的集中營只是個遊戲,實話來說,如果只看前面,我是不喜歡圭多這個角色,因為油嘴滑舌,很輕浮,從視覺顏值來說,長得也只是一般,在前半段我一度認為,女主能夠和男主結婚,應當是瞎了眼。

看到最後,男主手舞足蹈好像是要上台領獎,沖著郵筒中的喬舒亞眨眼做怪相時,我決然感覺圭多真的好帥,那是一種男人堅毅的帥。]

紙媒的影評人都是好評,《電影早說》、《華夏娛樂報》、《今日影壇》等等。

其實很正常,一般來說楚舜的電影,都是好評超過差評,想想看《六格》的豆瓣評分現在都有7.7分了,讓人有點疑惑,藝術本身的樣子重要嗎?

網絡上的那些影評人大v,也是紛紛給予了好評,也是有跳出來兩個說美麗人生拍攝得像抗日神劇的,各種不合理。

這種說法也沒有在好口碑中激起什麽水花,但要說影評,還是楊巍教授的影評有看頭,在專欄上寫下來一篇《人性的窗戶》。

[泰格特寫過一篇短篇小說你,名叫《窗》,很多人應當都知道,但我下面還是想講述一次。

兩個重病的病人,住在兩間挨得很近的病房,十分狹窄只能容納一張病床。

病房隔音效果並不好,所以兩人能夠聊天,因為病重他們不允許做任何事情消遣,其中一位病人就斷斷續續的向另外一位講述,他在窗外看見的畫面。

窗外剛好有個公園,公園上有一泓湖水,天鵝在湖面遊動,有情侶有小海小孩。

有一天,夜晚吵鬧聲吵醒驚醒了其中一位病人,他聽出來了,是隔壁的病友在大聲咳嗽並且很難受,他有能力呼喚醫生,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想親眼看看窗外的景象。

但隔壁病友死後,他要求醫生將他換到了隔壁,醫生很詫異他的要求,但也答應了。

病人來到病友的病房,那個有窗戶的病房,他從窗戶望出去,只有一堵墻。

我看完這個故事在想,如果一開始兩人的病房調換了,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會!

有的人看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眼前沒有美好,他所想象也是美好,並且也喜歡別人能夠看見美好,圭多是一位能夠發現生活美好的人。

人性是魅力的,那麽從窗戶看到的一切,都將是美麗。

戰爭是殘酷不會美好的,但《美麗人生》,是導演楚舜用美的故事來訴說戰爭的殘酷。]

好評楚舜也看了很多,他是個什麽樣的人,都知道,所以不用重復性的說明了。

要說的話,楚舜發現當“中日建交55周年”宣傳總導演,還真挺麻煩的,這不島國請了許多大佬畫師,畫了不少宣傳圖片,讓中方這邊挑選幾幅。

楚舜就是那個最終做決定的人,從褲衩大樓回來,然後一直在看圖。

“我為什麽又想到了,當初拍攝東京教父的經歷。”楚舜自言自語。

“說起來,這些圖片感覺質量都挺高的,怎麽選。”

生活不易楚舜嘆氣,要知道並不是說選中那個就行,是國與國只見到交接,所以說一切都要嚴格,為什麽選擇這一幅圖,得寫個理由報告。

這邊楚舜圖片還沒有結果,很快電話響起,又有另外的事,電話是中宣部的人打來的,這邊宣傳方案已擬定出來了,讓他可以看一看。

“如果邀請是做春晚總導演,我打死也不做。”楚舜自言自語,春晚總導演需要衡量都東西更多,那估計得累死,他還是一個靠著系統養活的孩子,什麽時候遭過這樣的委屈?

“就這兩幅吧。”楚舜撓頭,這寫什麽理由?

[畫的好看……]

才在鍵盤上敲擊幾個字,楚舜就直接刪掉了,這個感覺簡直就是回味被畢業論文支配的恐懼!

楚舜持續煩惱總導演的工作,《美麗人生》第二天票房依舊有2億,成為當日的票房冠軍。

主要是《美麗人生》上映的時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壓根沒有什麽能打的對手,所以高排片,當然是第一。

文藝片霸占票房榜首一周,直到一周後,票房才下滑到第三名。

但首周票房已過7.6億。

文藝片後勁兒不足,以及是選出給力,後面跌幅肯定不小,但即便是如此,《美麗人生》票房也很高過10億左右。

說實在的,這票房把導演本人楚舜都嚇了一跳,因為他本來的目標好的天堂電影院差不多,五六億軟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