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石破天驚!(第3/6頁)

[我聽過最心動的情話是“贏下那張船票,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事”,作為知名影評人,我觀看電影時,都會讓自己保持在中立的態度,但這部電影卻讓我震撼、感動。

震撼來自於,用四億美金的制作費,據說導演為了拍攝沉船居然真的弄沉了一艘1:1的模型,還有船上的實景拍攝,工業的震撼,以及災難面前的人類。

感動自然是來自於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我愛你,我希望你幸福的活著,那怕你今後的幸福沒有我參與”。

一般的災難電影會先刻畫群像,以保證災難降臨的震撼,但泰坦尼克號自始至終鏡頭都保持在傑克或露絲身上,可導演如同一位文豪,幾個鏡頭幾句話,就勾畫出一個個生動的人物。

我記得那位在逃命時,還要紳士的扶露絲的男子,也記得沖上前搶船的人,雖然在《觸不可及》時,我就說過了,楚舜或許是最會講故事的導演,但此次還是讓我大開眼界。]

著名的影評人丹尼成為了楚吹,“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源於文學創作的事,要認誰第一是不可能的。

有人認為西方畫壇梵高第一,因為他用絢麗的色彩,來表達內心的苦楚和壓抑。也有人認為是達芬奇,因為《蒙娜麗莎》是經典,莫衷一是。

丹尼在自己專欄上,稱呼楚舜為“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導演足見其尊敬。

也不是沒有差評,可在好評大浪中一點浪花也激蕩不了,前面看衰楚舜的媒體,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

甚至於《好萊塢娛樂》還發新聞說:“喜歡愛情可以看到傑克和露絲的生死離別,喜歡藝術可以看到人性的脆弱,喜歡大場面可以看到實拍的震撼場面,《泰坦尼克號》滿足了絕大多數影迷的觀影需求,票房好理所應當”。

說的好像之前,一直看衰的不是這家報社。

正所謂好記者各有各都堅持,但壞記者都一樣,他們注意目的都是熱度和流量。

在《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突破十八億時,娛樂記者就找到了大嘴巴羅德文。

“請問羅德文先生,你曾說過《泰坦尼克號》實景拍攝是很傻的事,並且認為白魔導將會超過泰坦尼克號全球五億美金的票房,但現在真實的實景拍攝,震撼了所有影迷,十四天全球票房破了十八億,和你的判斷完全相背,不少影迷在你推特下留言,說你是大嘴巴,對此羅德文先生如何回應?”

記者頗為興奮的等著羅德文惱羞成怒,因為“大嘴巴”在美利堅從來都不是什麽好詞,在脫口秀節目中,每次嘉賓有意或無意叫這個外號,羅德文都會很生氣。

然而記者想錯了兩點,第一脫口秀節目也是有劇本的,第二羅德文除了說話不過腦子,還臉皮賊厚,否則也不可能出名。

“正面回應?我想說我分析錯了不是很正常嗎?我如果能夠分析對,完全體會楚舜導演的意圖我就是世界知名的導演了,但實際上是依舊是個滿口臟話的脫口秀主持人。”

羅德文義正言辭的道:“十四天全球十八億票房,我的姑媽,把我人格分裂成二十四個,也沒辦法掙到如此多錢,我的判斷錯誤,很正常我只是個短視的人。”

“……”記者愣住,這尼瑪真的是我自己給自己,然後別人就沒什麽好黑的了。

“好了,我要回去了,我家親愛的還在家裏等我。”羅德文說著就離開了。

他只有親人是沒有女票的,所以他所說的親愛的,是家裏的貓。

“下次無論這個華夏導演拍攝什麽,我就叫好,哪怕最後支持錯了,萬一獲得大導演的友誼。”羅德文可不在意什麽分析錯了,他只在乎為什麽自己沒有這菠菜公司押《泰坦尼克號》白白的錯過了賺錢的機會。

如果上天再給他一次機會,羅德文一定會買泰坦尼克號贏,然後掙一大筆!

這一波電影,演員所獲得的名聲和導演差不多,可以說是圈內人更注意導演,觀眾是更注意演員。

本身瑞亞和瓦倫蒂娜都是國際巨星,大船熱映直接讓兩人的名氣突破天際。

“忙死了,我感覺電話想要用來電謀殺我。”

瑞亞的經紀人瑪特,手忙腳亂,本身有兩個電話打他,這個還沒有掛斷那邊就響起,一個人就算有八只手,耳朵和腦子也沒有多的。

“瑪特先生您好,我是……”瑪特沒有保存這電話,一接通電話發現是Hanro公司的,瑞士的一家男士內褲公司,想邀請瑞亞拍攝廣告。

敷衍了一番後,瑪特掛斷了電話,他不由冷笑道:“三千萬就想要讓瑞亞代言內褲,早上意大利面吃多了,和意大利人一樣喜歡異想天開。”

男士內褲拍攝廣告,肯定是上半身不穿衣服,然後只穿四角內褲,瑪特可一點也不認為這麽一點錢,就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