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兩虎相爭(第2/4頁)

聽上去很刺耳了,但仔細來說,這是很好解釋的機會,就來娛樂圈的《吐槽大會》也是“按刺”的套路,先黑一頓,然後給你洗白的機會。

至於道格恩在記者眼中什麽大嗓門藏不住秘密,絕對是個成功的人設,比方說這一次,似乎像是被記者話語所激,才爆出來《泰坦尼克號》的事,但真相是他安排好的,他就是想要將泰坦尼克號和白魔導3聯系到一起。

道格恩讓迪士尼市場分析,做了多份分析報告,基本上都大同小異,白魔導3預測能夠全球收刮18億到22億,而泰坦尼克號預測是10億到15億的票房。

將兩部電影聯系到一起,是迪士尼公司前期為電影的宣發手段之一,別說什麽對楚舜沒信心,一部愛情電影10億到15億美金,是對楚舜非常有信心的表現。

能坐到高層位置的人,他可能是傻逼、變態、LSP、LYP,但唯獨不可能是蠢蛋,道格恩就有大晚上裸奔的習慣,可也並非做事沒腦之輩——貌似暴露了什麽不得了的事。

記者們效率相當的高,特別是推特網上基本是二十分鐘後消息就流傳甚廣。

美利堅的網友們紛紛表示很刺激。

“茲勃和楚舜,支持誰?”推特用戶也是可以發起投票的。

“世界影壇寂寞太久了,好久沒有這種大事發生。”

“楚舜導演是少見商業和藝術兩座橋都很高的導演,但《白魔導》在我童年,所以我支持茲勃導演。”

“世界第一大投資,又不是拍科幻把錢用在特效上,《泰坦尼克號》拍攝一百多年前的事為什麽會投資這麽大?想知道到底拍攝的什麽。”

等等,不止是圍觀群眾想知道《泰坦尼克號》到底發生了什麽故事,就連總裁華納公司薩諾夫也極度好奇。

作為華納公司歷史上唯一的女CEO,薩諾夫的能力不用評價,但也被道格恩突然透露的消息給弄懵了,什麽情況?

“為什麽之前一點《泰坦尼克號》的消息都沒有?”薩諾夫詢問信息公司分析部門的頭頭麥克金。

“前面是傳出一點楚舜在西西裏買了一塊地,要修建拍攝基地。”麥克金道:“但後來就沒有消息,還以為只是網上又傳來的假消息。”

別以為大電影公司的分析部只分析自己家的電影,實際上他們大多數時需要注意對家公司。

“我們分析部門看到消息,我讓《羅馬時報》的記者朋友調查了,楚舜似乎要建造一個真實的泰坦尼克號出來。”麥克金語氣中有點不確定。

“什麽意思?”薩諾夫想著也不可能造船,那不是四億美金能夠辦到的。

“把泰坦尼克號輪渡內部全部造出來。”麥克金解釋道:“包括裝飾以及家具這些。”

“……”薩諾夫被噎住了,縱橫好萊塢這麽多年,還沒見過如此會浪費錢的導演。

薩諾夫默默的查詢了當年輪渡的資料,艦長269.06米,艦寬28.19米,如果按照剛才麥克金所講述的建造,這個拍攝基地的成本起碼得1.2億美金左右。

怎麽敢的啊,一個導演怎麽敢用1.2億美金來搭建拍攝內景的地方,薩諾夫覺得藝術家太瘋狂了。

她深吸一口氣道:“難怪楚舜能夠獲得歐洲三個電影節的認可,他和很多藝術家差不多,有極其偏執的地方。”

在藝術層面來說,的確是只有偏執才能夠創作出藝術品,但薩諾夫在商品的角度來說,楚舜的行為是敗家子舉動。

“你去和茲勃說一說,讓他不要在意《泰坦尼克號》的事,類型也不同。”薩諾夫也沒太在意這件事了,因為她想不到一百多年前的題材,怎麽可能打敗華納的白魔導IP,哪怕導演是從未失敗的楚舜。

薩諾夫相信楚舜能夠收回成本,不會滑鐵盧,可超過《白魔導3》,耶穌降臨也沒用,她說的。

之所以讓麥克金去說一說,是因為茲勃今年33可脾氣依舊暴躁,薩諾夫一點也不想因為新聞而耽誤拍攝。

之前在拍攝《白魔導2》時,就把制片人打了一頓,原因是制片人嘰嘰哇哇教他做事。

結果是——茲勃沒有打贏,被揍進了醫院,劇組停擺三周。

然後制片人因為打傷導演被替換另外一個,要知道好萊塢從“制片廠中心”到“導演中心”,最後是現在的“制片人中心”,制片人在劇組地位是非常高,換制片人的情況是少之又少。

麥克金馬上去辦,他直接來到布魯克大橋,《白魔導3》劇組中那邊取景,茲勃的拍攝習慣是先把實地的外景拍攝了,布魯克大橋就是災難片,或是怪獸片,再或外星人進攻地球,必須毀滅的一座橋梁,算是紐約的標志性建築物。

在旁邊等了半小時左右,茲勃才有時間,期間麥克金一直聽到其大喊的聲音,猶如一只發怒的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