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世界議論紛紛(第2/3頁)

《巴黎時報》、《洛杉磯娛樂寶》、《慕尼黑早報》、《圖片報》、《環球時報》等等。

密密麻麻,吹哥不在身邊,連維持秩序的人都沒有。

楚舜一句話也不要說,在頒獎典禮現場保安的幫助下,上了酒店的車離開,這是在典禮要結束時,讓弗朗打電話訂的。

並不是他高冷,這種情況無論你說什麽,都會被曲解成記者想要的樣子。

哪怕說“《觸不可及》獲得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也是值得慶賀的事”。

信不信到記者口中會變成:“楚舜導演暗指柏林電影節評委組不公”、“楚舜導演強顏歡笑,為作品感到不公”等。

當全世界的媒體,想要把你捏成正方形時,你本身是圓形這件事,並沒有多少人在意。

哪怕即便是有媒體如實報道,並不加以“解讀”,看客們也會更傾向導演會感到不公平。

反正是結果已注定的回答,楚舜不回答效果也差不多,相比前者是輕車熟路的老司機,後者被記者團團圍,顯得茫然失措。

“康德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就超越了楚舜導演,拿到了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請問對此怎麽看?”

“並不是。”康德道:“楚舜導演是我個人非常尊敬和喜歡的導演,他的許多作品,我反復觀看好多遍,《雅爾塔會議》能夠獲得金熊獎,只能說在特定的場合下,比起楚舜導演的作品要占優勢,況且我認為影片題材雅爾塔比起觸不可及更加容易受到青睞。”

在接受采訪時,康德是一種在說老實話的階段,媒體們很欣喜,“不怕你老實說,只要肯說,我們就能亂說”秉承如此良好的傳統。

電影節的爭議在影帝和影後身上,因為演技這東西是最好分辯,而本身作品比藝術,都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LSP眼中什麽都是停車場”,連《六格》都和天堂電影院並列了,還有什麽奇怪?

再加上許多參加電影節的電影,並沒有公映,《雅爾塔會議》好不好也是看過的影評人說一說,但觸不可及全球票房五億美金,可以排進年度票房前十了,知道的人太多,不轟動才奇怪。

網絡上除了島國激動,還有就是美利堅、法國、意大利這三個國家的網民們表現得異常活躍。

“歐洲電影人的想法很抱歉我一直弄不懂,或許這就是他們要的藝術吧。”

“楚舜如此有名的導演,《觸不可及》如此精彩的作品,然後沒有獲得金熊獎,的確是歐洲電影節的風格。”

沒錯,美利堅的網民主要是嘲諷歐洲電影節了,一方面是比較追捧歐洲藝術,另一方面也不會放過貶低的機會。

法蘭西和島國一致,為楚舜叫屈,畢竟《觸不可及》之前被評委法國近五年最佳的作品。

怎麽滴?最佳還拿不到金熊獎?

可拉夫傑克第一時間在推特下寫下來評價:“如果德國佬想要捧出一位世界級的導演,是讓這位導演拍攝出世界級的作品,而並非讓他駕著另外一位世界級導演的梯子爬上去,柏林電影節比戛納電影節早成立十年有余,但影響力卻不如戛納電影節,我想究其原因是找到了。”

之前反對《觸不可及》的第一好手,現在變成為楚舜打抱不平最前線的隊員,別人都是質疑柏林電影節評委會的公正,他直接是把電影節都罵了。

“共情與同情是人類的兩種情緒,《觸不可及》用幽默流暢的劇情將其講了出來,總有人能夠觸及到,你自己都觸不可及的情緒,這種人是知己,楚舜導演細膩的劇情安排,我認為無論如何,這部電影以及楚舜導演中最後給人的感動,都值得擁有金熊獎,哪怕是並列。”楚舜的老朋友格格巫,作為《世界報》的主編,也是在第二天的副版上撰寫了評價,他認為哪怕是並列楚舜也應該獲獎。

柏林電影節是很喜歡下雙黃蛋,乃至於多黃蛋,和地球的秉性差不多,《一次離別》,一部影片三人並列影帝,兩人並列影後,也就是說五個人都出自一部電影。

這其實和柏林電影節的組委會定下的基調有關,他們更認為一部好電影的話,演技發揮是所有重要角色的功勞,而不是單指一人,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一屆金熊獎沒有雙黃蛋。

意大利相比法蘭西的義憤填膺,和美利堅嘲諷歐洲電影節不同,他們的言論有點奇怪。

“楚舜導演為意大利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西西裏的美麗傳說》,獲得了金獅獎,拍攝的第二部影片《天堂電影院》獲得了金棕櫚獎,而為法蘭西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觸不可及》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差距很明顯。”

“法國害了楚舜導演,楚舜導演盡量為法國準備禮物,沒想到法國卻是個沒有故事的國家,沒有值得挖掘的藝術,所以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