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比肩奧遜(第2/2頁)

其實老福特還有一句話沒說,奧遜導演已死,不能比。

“吉爾為什麽沒來?”老皮特也覺得的確是如此,所以轉移話題問:“主辦方應該也邀請了他。”

“聽說是染上了梅毒,所以請假在家。”老福特說著聽到的傳言。

“哈哈哈,早就叫他不要隨便帶野男人回家,他說那是愛情的自由。”老皮特幸災樂禍。

兩人談話見,雖說放慢了腳步,但也走到了電影宮門口。

門口圍著記者,雖說不多,但也絕對不少,他們都蹲守開幕式電影第一手消息的,而《電影周刊》記者在其中。

開玩笑,楚舜《天堂電影院》或許能夠為華夏拿下第一個金棕櫚,怎麽可能不關注。

《電影周刊》就采訪到了居伊,後者接受華夏媒體的采訪,真是因為楚舜。

倒不是居伊是法國至上主義,只是他本來就很討厭記者,每次采訪哪怕是本國,也是以懟記者結束。

“居伊導演,對首映影片《天堂電影院》有什麽看法。”電影周刊的記者說話是法語。

“你這樣問我,是想我誇兩句?”居伊道:“但如果我批判兩句,說這《天堂電影院》是垃圾,你們如何報道?”

傳統藝能,回答問題前先懟記者,電影周刊兩個記者語塞,不會知道該說什麽。

“但我不可能說出違心的話。”在記者不知道怎麽回答時,居伊回答:“開幕式電影非常精彩,雖然《西西裏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風格一致,但我更喜愛後者,超出我預估的精彩,楚舜導演是個天才。”

電影周刊一喜,他就喜歡聽外國人誇自己人。

只聽居伊繼續道:“本來以為楚舜導演是浪漫主義風格,但卻太現實,我是喜歡把現實在電影中演繹,但他是把所有回憶都會打破,電影應該給人留下一點想念,不應該這樣。”

“作為導演,是造夢的導演,電影畢竟和現實不同,請給影迷留一點童話。”居伊結尾道。

沒錯,這才是居伊接受采訪的原因,因為他想跟楚舜說這句話,因為他覺得新天堂電影沒必要炸毀,是可以留下,作為時代的殘暉,留下的東西還少嗎?

《電影周刊》的主采訪記者有點呆,他會法語,也是對法國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作為法國現代最著名的導演之居伊,也是知之甚詳。

居伊從來都是:“這部影片是童話,不真實”、“刻意削弱悲劇色彩,垃圾”、“我不認為社會有如此善良”……

類似,但還真沒有聽過,說別人導演作品太真實。

電影周刊記者頭皮有點發麻,《天堂電影院》到底是拍攝了什麽東西?

雖說不少人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但就像潛規則,沒有人談論劇情,被戛納電影節邀請都是成名依舊的影評人或電影從業者,都知道規矩。

楚舜在拍這部影片還是夾帶了私貨,結尾處的電影親吻,原著中是沒有華夏電影的,想想也是,在三、四十年代那時候華夏影壇還是第二代導演們,都在著重表現當時社會的殘酷。

但以前好歹也是影評人的楚舜知道,其實有一部片子有激情吻戲,是《馬路天使》周璇主演,這部電影中有周璇和趙丹的忘情一吻,也有男二老王和女二小雲的閣樓激吻,別笑男二就叫老王,真住隔壁。

最關鍵是《馬路天使》當時就在歐洲獲得過獎項,也在歐洲發行過,合理性上沒問題,所以楚舜就將吻戲也剪了進去,當時周璇剛出茅廬,嫩得出水,所以絕對美。

雖說楚舜是更喜歡《芙蓉鎮》姜文和劉曉琴長達四分半鐘石破天驚的親吻,當時楚舜結合當時的年代,看完只有兩個感想,第一嘴不會親腫嗎?第二謝晉導演永遠滴神。

言歸正傳,因為電影本身最後剪輯的吻戲,就是有西部片、古裝片(西方)、黑幫片等,剪入《馬路天使》的吻戲,不說是比原版更好更多元化這種話,但也不會削弱最後的魅力。

“楚導,我得到消息了,《天堂電影院》作為開幕式電影,大獲全勝!”老梁從記者朋友那裏聽到消息,連忙給楚舜打電話。

而電話那頭的楚舜,沒有多少驚喜,天下如棋一步三算,這都在他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