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歸闕(正文完結)(第2/3頁)

現下當然有了最好的結果。

嫁娶的揭簾、卻扇等禮節都已改去。

九重闕執燭前馬相迎,帝輦落,楚珩降輿,與淩燁互行揖禮,兩人並肩而立,辟邪禳災後,大婚禮樂起,帝後穿過丹鳳門,往太極殿行去,宗親群臣皆已在殿中恭候。

滿心的歡喜盼望最終都匯聚在此刻。

主禮人是東都境主葉見微和長寧大長公主。姑母自是不必多說,早已笑得合不攏嘴,師父雖然可惜一手養大的徒弟就這麽被人拐跑了,但真到了這時候,看著並肩走來的一雙璧人,相知相依這樣好,心頭的那點郁悶終是散了,笑逐顏開。

婚成之禮始。

奉匜沃盥,是為莊重。

淩燁與楚珩對席而跪,空首拜手。葉見微道:“同席而坐,恩愛相守,連枝並頭,自此敵體。”

其後,淩燁與楚珩共牢而食,合巹而酳。大長公主道:“同牢共食,福壽同享,合巹共飲,同德同心。”

匏析成瓢是一身。合巹酒飲罷,淩燁將所執之一瓢遞與楚珩,楚珩則將兩瓢合為一匏,以紅線纏繞,交與大長公主。大長公主示與眾賓客,再道:“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禮畢,婚成。

帝後執手起身。

清晏走上前來,這場大婚除了帝後自身外,最歡喜的莫過於小太子了,興高采烈地揖了一禮,脆聲道:“兒臣祝願父皇、父君白頭偕老,長樂未央!”

淩燁聞言揚起唇角,楚珩笑眼彎彎,伸手揉了揉阿晏的頭。

帝後相諧,即禦座,群臣百官三拜九叩,齊聲恭賀。

在山呼萬歲的聲音裏,淩燁側頭看向身邊的楚珩,他坐在這九龍椅上獨自看了十三年的風景,是九州至高至上,也是人間至孤至寒。

他想這一天想了許多年,避開了世家著族給的聯姻“捷徑”,為此走了更多的彎路、踏過更難的荊棘。如今幸不負期,他找到了心安之處,自此將再不是孤單一人,他將與身邊人攜手共度,共享山河萬裏。

他看著楚珩也側過頭來望向他,以後的未來,他們都將一起。

山呼畢,群臣興。

主禮人上前頒詔,敕降恩命:天子大婚,九州同慶,敘功議賞,大赦天下,減半三年稅賦以惠萬民。

禦旨當即傳至丹鳳門宣讀,內外皆唱頌帝後恩德,人人喜躍抃舞。

頒詔過後,帝後至太極殿後室,依大胤祖禮,親手為彼此更衣梳頭,釋袞冕,禦喜服,隨後移步紫宸殿筵宴群臣。

此時的紫宸殿中華燈輝映,織龍繡鳳、金線流轉的正紅色喜服穿在兩個俊美無儔的新人身上,當真是耀眼奪目,光彩照人。大婚到了這一步,那就百無禁忌只余樂了,文武百官、外邦使節們一邊爭相上前道賀獻禮,一邊舉杯要灌帝後的酒。

今夜的帝都城是前所未有的喜慶熱鬧,萬人空巷。皇城各門上再度灑起了賜福喜錢,大把的金錁銀角銅錢幣如星雨一般叮咚落下,闕樓上空煙火齊綻,星雲流彩,九重闕裏絲竹不絕,歌舞升平。

歡欣鼓舞的樂宴一直持續到月上中天,祝酒畢,帝後在群臣的歡送聲中前往大婚婚房——

昭仁宮,頤和殿。

宣熙八年,他們定情後第一次就是在這裏,如今大婚之時再來,入眼還是一樣的紅,琉璃窗上貼起了囍字,床頭紅燭明亮,照見彼此情意流轉的眼睛。

“累不累?”淩燁笑問。

楚珩搖搖頭,說:“高興。”

淩燁雙手牽著楚珩的,凝視了他片刻,傾身擁他入懷,吻上他的唇。楚珩抱住淩燁的腰,回應著他的親吻,化不開的愛意流淌在跳動的心房、相依的唇齒,纏綿悱惻,動情忘我。

直到尚宮女官捧著金剪托盤,笑吟吟地走上前來。

淩燁松開楚珩,執著他的手走去銅鏡前,帝後為彼此松發髻、脫外袍,執金剪各取一縷發絲,楚珩將自己的遞給淩燁,淩燁將兩綹頭發以紅纓相綰、合而作一結。

尚宮女官道:“一寸同心縷,千年長命花。”

內侍宮女齊聲恭賀,魚貫退出。

婚房裏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大胤的婚俗,新人要雙手交握、共執所結之發盟誓,然後將紅纓發綹在床頭放上一晚,從深夜到天明,寓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天地為證,日月共鑒。

楚珩握住淩燁的手。

此時此刻,沒有什麽能比他們的《皇後儀典》第一則更代表彼此心意了——

“帝後情深不移,白首同心。”

淩燁抱起楚珩,來到喜床上,楚珩環住淩燁的脖頸,錦帳落下,滿室旖旎春情。

……

緣分真是個奇妙的東西,讓彼此邂逅相遇,適我願兮。或許這世間一定有個能與你互相一見鐘情的人,這是上天為你們寫好的緣,但能不能遇見彼此,是自己修來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