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夢師(第2/3頁)

他皺眉道:“確實,很多地方都沒有問到位。”

如果這個案子交給他,他肯定能夠問出更多的信息。

看完了最近的卷宗,顧言琛放下來說:“就現在警方掌握的資料中,已經可以知道很多內容。這幾起案件裏,夢師不是直接的兇手,但是其實警方都是在和夢師暗中交手。只是這些信息缺乏有人來分析總結。”

沈君辭問他:“顧隊,你從刑偵的角度分析,現在還有什麽方法,能夠讓警方找到夢師嗎?”

顧言琛轉了一下手中的筆道:“警方沒有關於夢師的直接線索,不過我認為,我們可以利用現有信息,初步完成對夢師的犯罪側寫。”

這是根據心理學,社會學,犯罪學等多種學科對犯罪現象認知,進行推斷。

利用這項技術,刻畫犯人特征,能夠有利輔助偵查。

顧言琛把河圖商會,保潔公司,基金會用不同的符號代表,標注在一張圖上。

這些都是目前涉及到的背景,全面了解以後,方便估算整體的局勢。

顧言琛道:“現在根據多位證人的證詞,我們可以確定一些夢師的固有特征。”

他一項一項從卷宗裏圈了出來。

“在趙夢安的描述裏,對方是男性,身高1米78左右,三十歲以上,看上去善解人意,行事小心謹慎,言談舉止優雅,會打遊戲,玩得還不錯。”

“在其他人的描述裏,也基本吻合這些點,他是一個長相普通的男人,初次見面不會給人強烈印象,交流以後卻能快速獲得人們的好感,他喜歡傾聽人們的談話,隨後快速抓住其中的重點,窺探到人們的內心,進行反問與引導。”

顧言琛說到這裏繼續道:“我們還可以根據犯罪的充分條件,必要動機等,推斷出很多東西。”

“夢師和其他的策劃師不太一樣,就我們之前接觸的丁玥染以及他所說的其他策劃師,似乎是因為職業特殊,在被保護起來,而夢師,他是一直在外活動的,甚至很多事情他會親力親為。就像金悅文的案件,他完成了對趙夢安的誘導。”

“其他的策劃師,就算是聰慧,也是內收的,他們怕別人發現身份,心理藏著惡意,不會和普通人去做朋友,但是夢師不一樣,他遊走在這個城市裏。會出現在各種地方。他更多利用的是人們自身心理的陰暗面。”

聽了他的話,沈君辭連連點頭。

“從档案上看,基金會得到的饋贈遺產增加是從四年前開始,加上策劃先期準備的時間,也就是說,在五年前,夢師就和韓清逸相遇了。”

“從夢師出現的時間可以看出,他的個人時間比較容易支配,他制造了自己和趙夢安的偶遇,可以在下午的時候出現在學校門口的網吧。也經常在晚上給龐老師那些人解答問題。”

顧言琛把他想到的一條一條羅列出來。

沈君辭喜歡聽顧言琛的分析,每一次顧言琛說話,他的目光都會聚精會神地凝聚在他的身上。

沈法醫在自己的腦中也開始描繪著夢師的畫像。

那是個表面與人為善,內心卻陰暗恐怖的男人。

沈君辭對他的印象從開始的模糊,逐漸變得越來越清晰。

沈法醫試著總結道:“按照你這麽分析,他可能有一份工作,會接觸各行各業的人,也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能夠觀察這些人類,進而把控他們。”

顧言琛點頭:“他和韓清逸很熟悉,兩個人也有很多共同話語,這樣才可能一步一步完成他們的計劃。”

沈君辭和顧言琛一起分析著,他們兩個的對話出自不同的角度,在碰撞以後,會互相啟發,互相補充。

顧言琛腦中靈光一現:“韓清逸和趙夢安是完全不同的人,他們卻同時對夢師產生了好感,依賴,並且認為對方是自己的知己,輕易就聽取了夢師的建議。這可能和他的職業,或者說表面形象有很大關系。有的人以學者,良師,博學的姿態出現,會容易讓人不自覺地聽從他們。”

沈君辭思考了片刻,腦海裏的人像更加具象起來:“的確,能夠想到這些策劃,說明夢師受過良好的教育。”

顧言琛想了想:“比如,學者,金融家,統計師,檢察院和法院的工作人員,法務,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媒體,心理咨詢師,記者……”

這些都是有公信力,善於引導說教的職業。

沈君辭進行補充:“還有律師。”

顧言琛眼前一亮,表示贊同:“如果夢師的職業是律師的話,他就可以接觸那些人,熟悉繼承法,也知道應該如何操作。”

這天下午,在小小的病房之中,顧言琛和沈君辭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

兩個人分析出了不少結論。

而這些答案很多原本就藏於他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