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327~328(第3/3頁)

而事實也正如此。

幾乎是在剛下雨不久,就立刻有人在路過郡守當初寫字的那一面的時候驚叫起來:“你們看那是什麽?怎麽那石頭變成了紅色——”

所有人齊刷刷看去。

只見隨著小雨落下,那隕石上緩慢地出現了一些紅色小點兒,然後由點到面,很快就出現了一些隱約的筆畫。

雖然看起來格外潦草,但確實能看出是秦國的文字。

所有人都懵了,當即大喊大叫起來,很快就將所有負責保護隕石的士兵全都叫了過來。

與此同時,那位負責給隕石異狀拍照的士兵也扛著照相機出現,然後在其他人敬畏又驚奇的目光中哢哢哢就拍攝了無數照片。

而就在拍照手後沒多久,雨勢突然加大,所有士兵慌不擇路地跑回了駐紮的地方,等他們再回頭的時候就發現,那隕石上顯現的文字早已消失不見,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石頭。

是若非照相機留存了影像,他們甚至要懷疑自己之前是否看錯了。

而就在這些照片送到鹹陽之後,沒幾天,之前對星子墜落閉口不提的各大報紙上都刊登了相關新聞與報道。

這則預言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傳播到了秦國的每一個角落。

一開始其實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則預言。

並非秦國百姓全都在幾年時間之內全都變成了唯物主義者,對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全都當做迷信,而是因為就在這則預言被報道出來之前,朝廷先頒布了好幾條在秦國上下都引起了無數爭議與反對的政令。

其中又尤其以年輕男女雙方自願,即可到官署登記為夫妻關系;以及給即將生產的女人及其丈夫放帶薪產假的政令。

這兩條政令剛在報紙上刊登出來,就引起了秦國上下無數的抗議。

他們不敢直接到官署去抗議,就齊刷刷寫信給報社,雖然顧及這些政令是經過嬴政同意後由朝廷正式頒布出來而沒有用太過激烈與不堪入目的詞匯,但其反對的意思卻毫無阻礙地傳達給了報社的負責人。

當然,對這兩條剛頒布的政令,也不是只有人反對。

那些已經進入官場,卻因為種種顧慮而不願也不敢結婚生子,但心裏其實對成婚生子抱有相當大期盼的女性官吏在發現又不少人給報社寫了表示自己反對意見的書信,甚至還被報社刊登出來之後,便毫不猶豫地給報社寫了自己對這些政令的誇贊與贊同。

兩方人馬互為自己的利益,直接在報紙上打起了嘴仗。

以前大家自詡文化人,即便知道報紙可以刊登讀者來信,寄過去的信件也相當含蓄文雅,即便意見不同也都只會小心而忍耐地說明自己的想法。

吵架?那是粗人才會做的事情。

但可能這次太讓人生氣,這些人也顧不得自己形象了,直接在報紙上陰陽怪氣地指桑罵槐起來,有些人甚至直接上大白話破口大罵起來。

而且這場罵戰持續的時間相當之長,一直到預言被刊登出來的那一期報紙上,也還有一小撮人仍舊持續不斷地寫信到報社罵人。

雖然隨著時間流逝,這樣人的也越來越少——

畢竟大家都有現實生活,真能天天寫信罵人的到底還是極少數。

而且心頭的火氣發泄出來之後,大家看朝廷任由他們罵戰卻對政令毫無更改,甚至特意在報刊上開辟出一個全新的專欄,專門用來解釋政令的細節,也就知道了朝廷的意思,於是紛紛沉寂了下去。

然後,預言出來了。

原本還有些不滿的人們在看到預言之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相信——

畢竟秦國百姓這些年確實在嬴政的領導下過得越來越好,百姓本就對嬴政乃至於整個朝廷都充滿了信任。

而剩下一撥人,則是半信半疑。

但即便有所懷疑,在看到各大報紙都將此事大報特報,也就清楚了朝廷的意思,不可能說出自己的懷疑。

於是很快,這預言竟就像是被蓋棺定論了一般,成為了真正的預言。

而原本對剛頒布的政令仍有不滿的人們,也紛紛偃旗息鼓。

不管對政令還有沒有不滿吧,至少他們都沒有在人前說過自己的不滿,更不會再寫信給報社表達自己對政令的不滿。

於是,這剛推出的政令便這麽順利地推行了下去。

而等一年後,朝廷發現新生兒的出生率比之去年有所增長後,更是對推行政令愈發積極起來——

不只是願意結婚生子的女性官吏變多了,還有不少被困在有錢人家裏的姬妾與舞姬歌姬等人被放了出來,並與合適的人結為了夫妻,懷上了屬於自己的孩子。

當然,那都是一年後的事情了。

對如今的林阡而言,最重要的還是——

嬴政看向林阡,心情不太好地問道:“若是寡人沒記錯,明年……就是寡人的死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