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193~196(第2/8頁)

“不過因為當時整個世界正劇烈地發生著堪稱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那位皇帝又過於短視,即便見過當時的高科技產物也與其他正發生變化的國家的女王有過信件交流,但都不以為意,反倒在得知其他國家發生大革命推翻了王室的統治後,為了維護自己民族的統治而沒有選擇跟上整個世界的變化進行改革,選擇了加大閉關鎖國的力度,不讓百姓接觸到外來的先進知識。”

嬴政有些不理解:“他不擔心國家落後於人,會被人攻打?”

春秋戰國幾百年,多少諸侯國因為國力落後被人滅了國?

嬴政完全無法理解這種做法。

林阡也很不喜歡乾隆,提起這人眼神都冒火。

不過……

林阡嘆氣:“國家雖然落後被人攻打了,但清王朝的統治其實得到了延續。”

乾隆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封建君主,做過的所有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維護愛新覺羅家的統治以及他自己的統治,百姓與國家出路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不論最後的慘烈結果,乾隆確實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除了乾隆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國家的王室抵抗住了這種沖擊。

林阡開口道:“在大革命發生之後,另一個國家也爆發了一場革命。但因為這場革命的主要發起人就是王室成員,甚至是原定的繼承人及其手握權柄的丈夫,所以最後不但沒有耗費一兵一卒,沒有損傷半條人命,還成功保下了王室,自己也與丈夫登基共同治國。”

嬴政想了想,問道:“君主立憲制是什麽意思?”

林阡解釋道:“君主立憲制有好幾種,我自己也沒辦法將每一種情況和你說清楚,但大部分情況下,施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當中,君王都沒什麽實權,他們更多只是一個國家的吉祥物,實權掌握在大臣手中。”

嬴政陷入了沉思當中。

林阡忍不住往他身邊湊了湊:“你現在是什麽想法?”

嬴政看了林阡一眼:“怎麽,擔心寡人將你拿出來的那些東西一刀切?”

林阡退回原位,眼神略有些飄忽:“怎麽會?如果你真這麽做了不就是和那位閉關鎖國的皇帝一樣了嗎?你這麽英明神武,怎可能做這種事情?”

說著,她忍不住瞟了嬴政一眼。

嬴政好笑地捏了捏林阡的手,思考片刻後開口:“按照你的說法,真正想要爭奪權力的是那些大商人?若真是如此,寡人反倒不用擔心了。”

林阡疑惑地看著他:“為什麽?因為全國的大商人已經被你遷到鹹陽來了嗎?”

頓了下,她恍惚間想起來一件事——

秦國從商鞅變法以來就一直重農抑商,商人的徭役兵役等法律規定的義務勞動要比平常百姓重得多。

以前天下不曾統一沒辦法追究到每一個人,讓人賺了不少空子,或者其他地方的商人幹脆根本不在秦律管轄範圍倒還罷了,如今天下百姓都在秦律管轄範圍之內,除了已經遷移到鹹陽的這些大商人之外,秦朝已經沒有大商人生長的土壤。

百姓做些小生意也就算了,一旦生意做得太大,可是有被官府更換戶籍可能的。

比起賺錢,自然還是小命更重要。

就像是如今已經進入官場的筱一樣,當商人從來不是百姓的第一選擇。

只要秦律關於“重農抑商”的法律條文不變,商人在秦朝確實不太可能掀起太大風浪。

林阡想明白後,這才不再擔心。

嬴政卻將林阡說的話反復回味了一遍,最後將視線落在了“技術”兩字上面。

除了打壓商人地位,掌控好關鍵技術應該也很重要。

==·窮秦·==

嬴政第一時間想到了至今也不曾普及開來的紡織機,還有剛剛研究出來的蒸汽機。

甚至還有剛剛編撰完成的《科學》教材。

若是讓更多人學會了《科學》教材上面的知識,會不會有人發明出全新的東西,以此賺取更多錢財,然後動搖秦朝的統治?

但很快,他就打消了這樣的想法。

不過嬴政很快就意識到,即便有人拿到了紡織機與蒸汽機的圖紙,甚至聰明地看懂了應該如何制作也毫無用處——

朝廷已經在好些個地方開設了成衣坊與紡織廠,且衣服的價格相當低廉,其他即便也想開廠也毫無競爭力;至於蒸汽機更是完全沒必要擔心圖紙外流,因為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打造蒸汽機的原材料鐵,還有目前加入用來密封的杜仲膠中的胺。

原因很簡單:自從管仲提出“官山海”後,其他諸侯國便立刻將其納入了自己的法律當中。

這條法律的主要內容便是,將大自然中可以獲取並謀取龐大利益且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資源全權交由官府壟斷,不得民營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