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89~192(第2/8頁)

林阡一頓,一時竟不知道這樣的變化是好是壞。

一直聽著的墨家钜子卻過來擡手給了墨數一個爆栗:“一天天地想東想西也沒個定數,今天想著研究會飛的小鳥,明天想著研究會跑的小狗,結果樣樣都半途而廢,就你還敢大言不慚地說可以讓礦車速度變快?”

墨數疼得嗷嗷叫,想要反駁,卻顧忌旁邊的嬴政而不敢開口。

钜子無奈,繼續接著之前的話介紹道:“這孩子哪兒哪兒都好,墨家留下的典籍以及之前研究出的東西他幾乎一看就會,但就是坐不住,學東西也是囫圇吞棗學個大概,基礎根本不紮實。”

說著他又列舉了一些墨數曾發明的小東西。

說完嘆氣,“像是之前被谷豐侯與李丞相等人贊不絕口的那些會動的木頭動物,便是這小子根據我們之前做的一些小玩意兒自己折騰出來的。但也就這樣了,他定不下心去學東西,現在還好,以後只怕走不長遠。”

墨數忍不住回他:“是我不願意學東西嗎?明明是因為你們不會教!”

钜子瞪他:“我們怎麽就不會教了?”

墨數氣鼓鼓地回復:“難道不是嗎?每次你們教我做點兒什麽東西,我問你們為什麽那麽做,你們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問得多了,你們便用‘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老祖宗就是這麽做的、因為只有這樣做才最好,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一類的話搪塞我,你們自己教得囫圇吞棗,憑什麽說我學得囫圇吞棗?”

他視線余光瞥到了礦車,心裏又不免湧出一股氣,“就好像那提水機,您自己都帶著人將東西造出來了,甚至都會改良了,可偏偏我問你為何那般改良,你便總說那樣改良會更好,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也可以這樣改良,但我不知道原因,以後遇到情況類似但並不完全相同的情況,又該怎麽做呢?你們不說,我怎麽學?”

林阡驚愕地看著他,可以聽出來,墨數對這種情況早已經積累了滿腹怨氣。

嬴政皺眉,轉頭看向钜子:“你們不曾認真教導這孩子?”

钜子喊冤:“陛下容稟,我們墨家自古以來都是這般傳承,有什麽新鮮東西被人是創造出來,將制作方法傳下來讓後人學習便是,從來也沒有人去管背後的原因。”

就像有人發明了梯子,大家知道該怎麽做就夠了,很少有人去管為什麽這麽做。

墨家钜子做的東西多了,本人心裏倒是隱隱約約知道那些東西那樣做的原因,但從未想過要將其整理出來,或者說即便想要整理也不知道該用怎麽表達出來。

因為在之前,從未有人做過。

钜子要做的話,就必須從無到有將自己所學所知整理出來。

但目前而言,只有墨數一個人有類似需求,而墨家钜子作為墨家的實際管理者又有太多事情要忙,便沒有將墨數的需求放在心上。

墨數氣悶不已,忍不住嘀咕:“又不是自古以來所有人都這樣做,這樣做就是對的。”

嬴政有些疑惑:“從不曾有人追究背後原因?”

钜子愣了下,遲疑道:“也許是有的?但以前都用竹簡木牘記錄,為方便攜帶必須言簡意賅,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也許就沒被記錄下來。”

墨數瞪眼:“那些怎麽會是不重要的東西?”

钜子威脅地沖著他擡手。

墨數哼了一聲,到底沒有再說什麽。

林阡看著兩人互動,不由失笑:“其實不僅僅只是墨家而已,其他諸子百家也是如此,他們都更重經驗與結果,而非背後的深層次緣由。”

嬴政對這方面關注不多,如今聽來卻覺得隱患頗多:“若所有人都這樣做,一旦記錄了某種東西制作方法的書籍丟失,豈不是這東西就失傳了?其他人也不知道最開始發明這東西的人是什麽想法,即便想要復現也毫無辦法?”

【你太敏銳了,一眼就看破了最大的隱患!】

【咱們華夏文明幾千年,中間發明了多少好東西,但因為對技術敝帚自珍和對知識的不追根究底,到了後世真的失傳了不少好東西。】

林阡看著嬴政,簡直想要給他點贊。

嬴政無奈看了她一眼,並未多言,而是轉頭看向了墨家钜子。

墨家钜子在聽了嬴政的質疑後,整個人都愣住了——

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技術大戶,墨家與公輸班傳人兩家發明的東西可以稱得上是最多的了,但正因此,墨家祖輩流傳下來的東西也是失傳最多的。

因為竹簡木牘本身就方便攜帶,而一旦遺失了其中一部分,即便知道有那種東西也很難再還原。

钜子皺眉,第一次對這種傳承方式產生了動搖。

==·知識·==

可即便意識到了這種傳承方式有著很大的弊端,墨家钜子也不可能馬上就能將自己已經熟稔於心的知識整理並表達出來,這將會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