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185~188(第4/8頁)

可當蒸汽機出現之後,只要原材料足夠,肥料的生產一下就變得容易起來。

短短一個月時間,專門用來生產給肥料的工坊便生產出了大量的肥料,雖然已經錯過了最初施加底肥的時間,但之後的追肥同樣用得上。

因為生產出來的數量足夠多,這些肥料的價格也降低了不少。

而且,這些肥料也已經可以運送一部分前往全國各地售賣,而負責此事的便是剛來鹹陽沒多久的那些農家子弟。

……

在一群非常受諸侯王歡迎的諸子百家當中,農家子弟的地位一直有些不尷不尬——

若是有農家子弟到各大諸侯國去推廣自己的學說,幾乎沒有一個諸侯王會拒絕,因為即便是再愚蠢的諸侯王也清楚糧食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可以給糧食增產的農家子弟來到自己的諸侯國,他們只會覺得高興;

但又因為農家子弟以農為本,所謂的學說也只是教導百姓該如何給糧食增產,所謂的治國之策也只是希望諸侯王能重視農業,安心種地,糧食足夠國家也就富強了的想法,所以又從未受到過諸侯王的利於。

至少春秋戰國幾百年,農家子弟都沒出什麽有名之人。

也是因此,農家變得愈發沒落,幾乎快要消失無蹤了。

周利是這群並不普通的農家子弟中普通的一員,天下一統之前,周利一直和其他師兄弟一起在各大諸侯國的百姓之中講解給糧食增產的知識,天下一統之後也不曾改變行程,仍舊按照之前的計劃,朝著下一個目的地前進。

秦國拿出高產糧種,推行堆肥之法等等消息,他們當然也都知道。

甚至於,為了一探究竟他們還曾主動前往秦國。

不過讓人可惜的是,他們當時前往秦國之時,正是秦國與其他國家最水火不容的時候,他們不但在見到高產糧種之前就被人發現並舉報到了官府,就連相對普通的堆肥之法都不曾打聽到丁點兒皮毛。

若非他們農家子弟的身份,他們甚至差點兒被抓去當勞役。

周利等人被嚇到了,之後便再不敢往鹹陽去。

他也不曾想過,自己還有機會踏足鹹陽這塊土地,甚至還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重視,得以獲得召見,與秦王嬴政面對面交談。

周利從未想過,自己也能有這樣的經歷。

而這一切的開始,不過是因為自己獲得了好友墨家钜子的邀請而已。

當時自己正與其他師兄弟研究玉米與土豆等作物如此高產的緣由,又能否將其運用到其他糧食之上,提高水稻小麥等糧食的產量。

但研究來研究去,也沒人找到原因——

他們不得不相信,這些糧種能獲得如此高產,真就只是因為其作物本身足夠優秀而已。

正在所有人都覺得沮喪的時候,驛站的小吏給他送來了一封信。

信上說,谷豐侯又研究出了一種可以提高糧食產量的東西,但因為其用量與使用時間需要仔細斟酌,不然不但不能給糧食增產,還可能讓糧食減產,所以希望能夠得到周利等農家子弟的幫助。

周利幾乎是一看到“谷豐侯”、“糧食增產”就已經動了心,何況之後,墨家钜子還在信件上提到,這種被谷豐侯稱作“肥料”的東西並不只是可以讓玉米土豆等高產量作物增產,還能讓水稻小麥等傳統糧食增加產量。

周利直接找到其他師兄弟,商量一番後便立刻啟程去了鹹陽。

他們幾乎是剛到鹹陽,便被墨家钜子塞了一堆味道難聞的肥料,直接趕進了谷豐侯的地裏。

不過幾十畝地(嬴政陸陸續續又賞了不少田地給林阡)而已,裏面卻種了幾乎他們能見到的幾乎所有糧食與蔬菜。

好在周利等人見多識廣,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然後他們便第一次見到了傳聞中的谷豐侯:一個據說已過而立,看起來卻不過只有二十出頭、且氣勢相貌都相當出眾的女子。

周利等人時常風裏來雨裏去,所以每個人的模樣都很相似——

都是皮膚黝黑粗糙,穿著簡單素凈甚至打著補丁,除了一雙過於澄澈閃亮的眼睛外,與尋常農民幾乎沒有任何區別的形象。

在此之前,周利等人遇到的貴人每每見到他們這個樣子,都會下意識皺眉。

有那教養差的,甚至會口出惡言。

即便他們遇到過態度最好的人,也不過是待他們如尋常百姓般忽視而已。

但林阡在與他們交談之後,即便從他們這群農家子弟聽到了對土豆玉米等幾乎快要被人捧上神壇的高產糧種的貶低——

無論是太耗地力的玉米、必須輪種的土豆與多食會腹脹腹瀉甚至生病的紅薯,在他們這群農家子弟眼中都不是最適合百姓種植的農作物。

與這些高產糧種相比較,他們甚至覺得水稻與小麥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