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177~180(第4/8頁)

因為時不時就會碰到彼此肌膚,林阡難免有些不自在。

但落在其他人眼裏,可就不是那麽一回事兒了。

林阡每次鍛煉結束之後,總能看到其他人看向自己與嬴政的眼神帶了幾分興奮:“……”

搞不懂他們在想什麽。

-

時間如流水,一晃而過。

這日林阡晨起之後正跟著嬴政連一些騎射功夫鍛煉身體,卻不想一個內侍突然跑過來:“陛下,谷豐侯,李丞相與王編撰一起入宮求見,說是《字典》已經編寫完畢。”

嬴政一頓,下意識看向了林阡。

……

不久,兩人洗漱後一起來到了主殿,李斯與王綰二人分別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坐在殿內,見到兩人過來,他們立刻就要行李。

嬴政揮手:“不用麻煩,先將《字典》呈上。”

李斯與王綰也不含糊,立刻將手中書籍交給了內侍。

嬴政接過後掃了一眼,發現兩本書的目錄頁面已經取好了名字,一本就叫做《字典》,另一本則叫做《字海》,然而這兩本書無論是厚度還是大小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差別——

《字典》不僅僅厚度只有《字海》的二分之一,甚至面積都只有《字海》的二分之一,看起來只有成人手掌的兩個巴掌大小。

嬴政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兩者之間的差別到底出現在了什麽地方。

而後打開兩本書,毫不意外地發現《字典》采用的紙張要粗糙許多,而且裏面的文字也更小;反觀《字海》的字體就要大一些,而且紙張摸起來相當順滑,似乎質量格外好。

翻開書頁,嬴政毫不意外地發現,《字典》便是按照林阡要求編寫出來,幾乎只有文字、拼音、字義與部分文字詞組的內容,內容簡單明了;後者的話,李斯等人幾乎是從一個字的字義延伸到了相關詞組與典故,甚至連文字的來歷與歷史演變都記錄在了上面。

嬴政看過之後便轉交給了林阡。

林阡拿到手後,目標明確地先打開了《字典》翻閱。

李斯與王綰對視一眼,心裏都有些緊張。

嬴政看得好笑,主動開口分散兩人注意力:“這兩本書的定價是多少?《字海》定價多高都沒問題,但《字典》的定價可不能太高,不然這本書便轉出來的意義就沒了。”

李斯與王綰瞬間回神,兩人對視一眼後,王綰主動開口:“《字海》因為采用的紙張與字體大小等都是微臣一眾人等商議後的最優解,凡事盡善盡美,所以成本居高不下,即便以後賣出上萬本,成本也在四百錢左右,所以我們決定給一本《字海》定價在五百錢到一千錢之間。”

嬴政皺了下眉,卻並未開口,而是示意王綰繼續。

王綰頓了頓,再次開口:“《字典》的主要作用是供人查詢文字的讀音與字義,再加上您之前提到過希望能有更多人買得起《字典》,所以我們在生產《字典》的時候無論是紙張還是文字排版等都沒有精益求精,所以成本不高。”

“若能賣出一萬本《字典》,一本字典的成本價大致在五十錢左右。若賣出十萬本,成本則會再次降低,大約在十個錢的樣子。”

“鑒於《字典》工具書的特殊作用,以後也許幾十上百年之後仍舊有人購買,”王綰擡頭看了嬴政一眼,“所以我們最後決定按照銷量十萬的價格來核算成本,最後的定價差不多在十一錢與二十錢之間。”

其他書籍全部售賣十個錢,是在很多好幾萬字的書籍會分成好幾冊的情況下定的價格。

字典卻並不能分冊,所以在價格上就必須有所增長。

其實按照李斯與王綰等人的意思,他們是想要直接給字典定價二十個錢的,就像是《字海》的定價,他們其實也覺得五百錢就已經可以一樣。

但兩人出於謹慎的目的,最後到底沒有直接給出一個確切的價格,而是給了一個範圍。

嬴政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

然後……

他毫不客氣地給兩本書重新定了價:“《字海》單本定價兩千錢,《字典》定價十個錢。”

原本正在翻書的林阡猛地擡頭,表情錯愕地看著嬴政。

李斯更是吃驚,話都有些說不連貫了:“陛下,兩千錢……是不是太高了?”

成本價才四百錢,定價卻……

嬴政看向李斯與王綰二人:“你們確定這本《字海》能夠賣出上萬本?”

林阡瞬間明白過來,這《字海》的價格一旦擡到了好幾百錢之後,能夠拿出足夠多錢財購買的人本就不可能有太多。

即便鹹陽城內有不少有錢人,但這些人可不見得會買一本《字海》回去。

畢竟在《字海》之外,還有一本價格更便宜的《字典》在,一旦《字海》賣不到一萬本,那他們以當前價格出售這本書可就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