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169~172(第2/8頁)

動物內臟其實也能熬制出許多油脂出來,只是因為內臟本身的味道就很重,所以熬制出來的油脂會比正常油脂的味道更重,而且成品也不比正常油脂制作出來的肥皂質量好。

但……

價格便宜。

即便如今大部分百姓的溫飽問題都已經得到了解決,但很多百姓除了在豐收與過年那段時間外,嘴裏是很難嘗到油味兒的,所以全部用正常油脂制作肥皂的話,百姓根本就買不起。

內臟就要好多了。

林阡雖然已經從花的手上換到了蔥姜蒜等去除腥味兒的調料,但至今不曾普及全國不說,因為其產量並不高而一直價格居高不下,而內臟這種味道特別大,需要用到大量調料除腥與遮蓋的食物,老百姓除非餓極了,否則是不會吃的。

又因為調料傳入的時間尚短,除手握食譜的林阡外,其他人還不曾開發出用內臟當原材料的美食——基本都奔著用調料將好菜好肉做得更好吃去了——所以目前而言,而且很多都會被拿去喂狗或者扔掉,內臟的價格相當低。

就算用內臟做出來的肥皂質量不算很好,但應該在百姓的承受範圍之內。

至於用正常的油脂制作出來的肥皂……

簡單,高價賣給貴族和有錢人嘛。

為了提高價格,還可以讓人往裏面加入皂角與花露等等,模具上也可以大做文章,只要不怕麻煩,總能從那些不差錢的貴族與商人手中掏出錢。

林阡一開始還想著跟之前一樣,直接將肥皂制作方法公開交給百姓。

但很快,她就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邊關這邊百姓與外族人混雜,還有互相通婚、百姓與外族人是親戚的情況,若是直接公布,幾乎不用細想就知道,肥皂的制作方法很快就會被月氏、烏孫乃至於匈奴、西羌等大部落知道,到時候人家拿著方子自己制作肥皂再賣給大秦百姓,從百姓與貴族手中攫取大量錢財……

林阡也不傻,當然不會這樣做。

但要如何獲利,林阡就跟腦子短路了似的一直沒想到合適的辦法。

總覺得不管什麽辦法,都可能被人竊取走肥皂配方。

嬴政知道此事後提醒:“你之前不是開過成衣坊與紡織廠?這肥皂的制作方法聽起來也不是很難,難道不能招工制作肥皂?”

林阡瞬間醒悟:“我怎麽忘了可以開廠?”

而且必須是官方開廠。

因為秦朝特殊的戶籍制度,郡守官署的手中握著轄下所有百姓的所有基本資料,若是讓官署出面開設肥皂廠,完全可以從源頭直接掐斷泄密的可能——

只要與外族人有所牽扯的百姓,招工的時候直接刷下去就好了!

而且制作過程也可以分成好幾個步驟:如簡單的切開內臟與油脂、給內臟與油脂加熱、加入草木灰並攪拌、加入其他香料與花露、倒入模具、每日拿出去晾幹……

因為工人之間彼此消息並不互通,所以每個步驟到底有沒有加入其他東西大家根本就不知道。

倒是花露的制作方法可以公開。

畢竟草原上又不能種花,且遊牧民族本身就居無定所的,根本不可能停留在同一個地方種花,他們也種不出來。

林阡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嬴政,得到了嬴政的贊同。

他甚至還為林阡的幾乎補充了一些細節:“若要開設互市,肯定不能只在隴西郡這一個地方開,到時候與匈奴相鄰的九原郡、代郡,與東胡相鄰的漁陽郡、遼東郡,與西羌相鄰的蜀郡、白馬郡也都要開設互市,到時候自然免不了開設工廠。”

“若地方各地都要開設工廠,且工廠獲利太多,便不能直接掛靠在現有官員名下,而需要直接交由鹹陽管轄,不然容易滋生出貪汙問題。”

“且隴西郡雖然也有養殖牛羊的百姓,到底不如關外外族人養殖數量多,負責此事的官員需要長時間與之打交道。為了防止對方通敵,此人更不能是當地官員,最好交由鹹陽官員或者中原地區官員負責此事。”

林阡幾乎瞬間就想到了一個負責這些工廠的合適人選:“我之前開起來的成衣坊與紡織廠的負責人筱,她本身就擅長做生意,再加上這些年將這兩個廠子管理得非常好,聽說去年還去潁川郡開設了一個紡織廠。”

“而且她是鹹陽本地人,父母都在鹹陽生活,還帶著一群鄰居在造紙賣,不可能通敵叛國。”

嬴政陷入了思考當中。

林阡沒有追問,與他說了一句後直接出門找人制作肥皂去了。

擔心方子泄露,林阡的是有事情,包括購買油脂與草木灰並找人給肥皂定型的模具等等都是找到的林陌與其他宮娥內侍幫的忙,而且制作肥皂的時候還特意關上了房門。

等到林阡將第一批皂液制作出來並倒入模具當中,嬴政也已經想到了更合適的肥皂廠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