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077~080(第4/7頁)

嬴政與王綰李斯等人也根據發兵數量、時間與糧草供應等等細節進行了深入的商議,也就差不多半個月的功夫,駐紮中山的王翦便接到了秦國即將增派士兵,命其帶兵進攻燕國的命令。

王翦收編了代北軍,最近正將其打散編入其他隊伍。

這也不算特別難,畢竟代北軍早就習慣了打仗,而秦國士兵的待遇又一向不錯,他們完全沒有拒絕的必要。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們這支軍隊不能散——

匈奴還在邊境虎視眈眈,若無武力震懾,邊境一帶的百姓怕是有不少人活不過這個冬天。

王翦收到命令的時候,正帶領整編好的軍隊與南下劫掠百姓的匈奴打了一仗,全軍上下正是最熱血沸騰的時候。

接到命令,他幾乎沒給燕國反應的時間,便立刻與李信等將領商量好了作戰計劃——

擅長出奇制勝的李信與作戰勇猛的羌瘣留在代地,各自帶領一支軍隊防守匈奴的進攻,自己則與另一位將軍辛勝帶兵攻打隔壁的燕國。

因為燕國軍事不強,也沒什麽有名的將領,王翦等人甚至沒有制定太過詳細的作戰計劃,二人帶著士兵便如一把長劍直直地插入了燕國腹地,直奔燕國國都而去。

一直到了燕國易水附近,得到消息的燕王喜才匆匆派兵前來阻截。

這場戰爭簡直毫無懸念。

不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王翦與辛勝二人帶領的士兵便在易水將燕國士兵打得沒了士氣,之後他們更是帶領大軍直奔燕國都城薊城而去。

燕王喜提早得到消息,竟帶著太子丹等人跑了。

王翦大勝而歸。

但此時國內即將春耕,王翦在征求嬴政意見後,只能暫時停下追擊。

==·春耕·==

眼瞧著春耕在即,原本毫無動兵打算的秦國突然對燕國發動了攻擊,還以讓人完全反應不過來的速度打敗燕國軍隊,拿下了燕國都城,直接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其他國家的人都嚇懵了:之前完全沒有預兆啊!

這可是春耕之前!

春耕!

大家在這種時候不是默認休戰的嗎?你秦國到底想要搞哪樣?還能不能好了?!

但很快,王翦在拿下燕國國都後竟然沒有趁勝追擊,反倒將大部分士兵放回了國內忙活春耕的消息又傳入了其他國家。

楚魏等國的大臣就想不明白了,你這到底是在幹嘛呢?

你說秦國在意春耕吧,人在春耕之前突然派兵攻打燕國,還一路拿下多座城池,連燕國的國都都給人家端了,燕王和太子都被他們給逼得只能帶兵逃亡。

但你要說秦國不重視春耕吧,人家又沒有趁著燕王與太子拋下國都出逃這種士氣低落的時候一步到位將燕國拿下,反倒直接鳴金收兵,將大半士兵都遣返回了秦國忙活春耕。

就……

說不出的詭異。

其他國家的人也不傻,立刻意識到了這背後肯定有事兒,於是紛紛命人去秦國打聽。

於是沒多久,眾人就知道了緣由——

那逃亡的燕太子丹因為擔心秦國攻打燕國,竟然想要通過讓刺客刺殺秦王嬴政的辦法來阻止這件事的發生,聽說那名叫做荊軻的刺客還真的見到了秦王,還將武器帶到了秦國的議事大殿上。

其他人:“……”

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麽評價他燕太子丹這個人比較好,而同意了燕太子丹計劃的燕王喜,更是讓人不知道該如何吐槽。

但得知秦國違背常理出兵是有原因的,其他國家也放了心,不再關注燕王喜與太子丹二人。

-

秦國國內可不知道其他國家的反應。

在拿下燕國國都之後,大部分秦國士兵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開始為春耕忙活起來了。

隨著兩次玉米、三次土豆的種植,秦國國內的玉米與土豆種子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驚人的數量,除去土壤氣候不怎麽適合種植玉米與土豆的地方,大部分百姓都拿到了土豆與玉米的種子。

大家想到玉米與土豆的產量,幹活兒的時候即便再苦再累,臉上也都帶著笑。

而林阡,則在為紅薯與棉花忙活。

因為之前從未出門,今年推廣紅薯與棉花之行,治粟內史特意派了她與孫太倉一起負責。

林阡沒有意見。

孫太倉一開始還有些別扭,但一路相處下來,他對林阡的態度也慢慢恢復到了之前。

二人就棉花與紅薯的推廣種植進入更細致的商談,最後一致決定,棉花就安排在潁川郡種植,而紅薯則直接留在之前試種的巴郡。

因為春紅薯也要四五月份才種植,所以林阡與孫太倉便先去潁川郡推廣種植棉花。

……

林阡對棉花不太了解,但有二號宿主在,她倒也能應付孫太倉的所有問題——

經過幾個月的布匹交易,二號宿主從林阡手中賺了不少黃金,也積攢了不少本錢,所以對她的態度變得和善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