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065~068(第3/7頁)

至於對方是女子?

別逗了,和自己的性命相比,區區女子身份又算得了什麽?他們秦國幹過的出格事兒還少了?

==·覺醒·==

找到一個讀書識字的女吏後,嬴政便不再拘泥於女子身份,直接給各地郡守下令,若有女子熟讀秦律,也可將人招入官署,以減輕自己的工作量。

當然,這並非強制執行。

畢竟都幾百上千年沒有女子入朝為官的先例了,想要官員立刻接受女子當同僚也不現實。

但……

機會給你們了,你自己不要,那就怪不得嬴政了。

只要最後當地政務沒問題,老百姓也被安置妥當了,管你是聘用了女子當小吏處理公務,還是你自己獨自一人通宵達旦地把所有政務都處理完了,嬴政都不管。

他只看結果。

反正已經給出了解決辦法的嬴政,絕不可能向趙國那些舊貴族妥協。

……

一開始的時候,其他人接到這條命令還有些摸不著頭腦,覺得既然陛下不曾強制執行這條命令,他們大可以繼續按照自己的工作習慣來,即便需要多忙碌一段時間又如何?總比與女子一起工作更讓人容易接受。

但這不是,他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嗎?

那位毛遂自薦的宮娥名字叫柳,沒有姓氏,這名字還是兄長給她取的。

她敢在無意間聽到林阡與嬴政二人談及讓女子出仕的時候沖出來,自然也是有幾分真本事與底氣的——

她並非只會背誦秦律而已,柳的兄長還在世的時候一心想要當小吏,所以他不但想辦法去讀書識字,還進入學宮學了秦律。學宮裏面學習秦律不單單只是讓所有學生背誦而已,裏面的小吏還會給他們講解各種案例,讓他們以後遇到類似案例能有個參照,最好能活學活用。

而柳因為對秦律感興趣,又足夠聰明,愣是纏著她的兄長將所有案例都聽了一遍。

她知道大部分案件應該怎麽判。

而在郡守身邊做事兒,她若是有不懂的還能就近詢問。

那位郡守在發現柳甚至比學宮出來的許多小吏都要更聰慧也更能靈活運用秦律,給他減少了不少負擔後,對其愈發看重,不但會認真解答柳提出的問題,還會在忙裏偷閑的時候給柳開小灶,就希望她能早日獨當一面,為他分去更多工作。

於是,柳的成長速度堪稱一日千裏。

別說半個月了,她只花了區區兩天便成功上手了小吏的工作,十天就能幫著處理一些郡丞(郡守的副手)的職務,等到半個月期滿,那郡守竟主動帶著柳去見了嬴政,在征求了嬴政同意後,幹脆將人扔到了自己轄下一個縣裏面做了縣丞(縣令的副手,職務與郡守類似)。

柳被正式任命為縣丞後,當地所有官員都驚呆了。

但更讓人吃驚的是,柳真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因為整個郡都人手不足,柳剛到任便雷厲風行地讓人在官署門口貼了告示,公開招募讀過書會識字而且熟讀秦律之人,還特意標注了不限男女。

貴族男子自持身份,尋常男子也早就在第一時間跑去參軍掙爵位了,看到告示後願意前來試試的,本就更可能是女子。

經過一番懷疑、試探與商議後,很快就有了一些女子前來報名。

其中大部分是舊貴族家的女眷,但也有一部分是如柳一般,在家跟著父兄等人讀書識字之人。熟讀秦律的女子較少,但也沒有太大的影響,自己私下補習就是了,畢竟現在缺人。

她們也非常珍惜這個機會,願意下苦功夫去學習秦律。

柳靠著這個剛組建起來的管理班子,很快成了本郡第一個將縣裏事務梳理清楚的縣丞——

因人手不足,柳所在的縣沒有縣長,由她暫代縣長之職。

其他人一看,這不行啊!

他們通宵達旦差點兒沒把肝都熬廢了地處理公務,卻直到現在也不曾將政務梳理清楚,結果你才剛入職多久,就將整個縣的堆積起來的公務處理完畢,連百姓都安撫好了,準備投入之後的生產工作了?

這豈不是襯得他們特別無能?

要是傳到陛下耳中還得了?!

再加上柳告訴郡守,本郡讀書識字的女子並不多,她招募到的許多姑娘其實是聽到消息後從其他縣跑來報名的,若郡守不趕快將得用之人招攬進官署,過不久許是就招不到人了。

很多東西,一旦爭起來就真香了。

何況那郡守苦工作久矣,一聽這話,馬上就貼了告示開始招募讀書識字的女子。

等其他人反應過來,自家郡裏的得用之人都快跑完了!

為了留下最後幾個能用的人,一群郡守郡丞縣長縣丞等人簡直是卯足了勁兒在宣傳可以讓讀書識字的女子進入官署幫忙——

因為最開始那位郡守給了柳一個“試用期”,其他人覺得好用,也都沿用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