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087(第2/3頁)

蘇軟看著半墻的花鳥魚蟲嘆為觀止。

福姨看蘇軟喜歡,也非常高興,送了她一支活靈活現的絨鳥,卻也不由感嘆,“以後這玩意兒估計你們就不怎麽能見到了。”

“現在學這個手藝的年輕人少了,大家都更喜歡那些洋玩意兒,這門手藝怕是要失傳啊……”

蘇軟是知道絨花的,也知道福姨說的是現實,這會兒有些人家裏還能見到一些絨花擺件,但是七八年之後這些東西就會徹底淡出人們的視野。

直到二十年後國風開始漸漸復興,有部考究的宮廷劇大火,絨花才又開始漸漸被人所知,但那個時候絨花已經是瀕危品種了,留存的手藝人也都六七十歲。

“您沒想著找徒弟嗎?”

福姨感嘆道,“年輕的時候還想過,不過現在真心來想學的怕是沒有,畢竟這玩意兒沒有正經工作有出息,那些個想來學的,不過是看我一個跛腳的孤老婆子,又占著個院子。”

“我老啦,沒精力防人,萬一引狼入室,怎麽對得起林叔。”

這倒確實是個問題,正式的師徒關系非常親近,徒弟是有繼承師父財產可能的。

“現在這樣就挺好。”福姨笑道,“如今鳴琛娶了你,我這心裏也踏實了,就是現在死了,也沒什麽遺憾了。”

蘇軟暗暗嘆了口氣,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心中微動,攬住福姨的肩膀道,“您別說這話,您等著,找徒弟的事情交給我。”

她還記得上輩子有個膽子特別小但手超級巧兵好像就在這兩年退伍,既然是鹿鳴琛的戰友,那麽應該有機會見到吧。

福姨當她是安慰自己,沒往心裏去,不過卻興致勃勃的幫蘇軟布置一個工作台。

不需要和在蘇家那樣躲躲藏藏,還有福姨支持,蘇軟甩開膀子做的很開心。

福姨一邊幫她做一些小墜飾,一邊道,“五天後正好魏村那邊有大集,我完了去交個攤位費,咱們爭取多做一點出來,到時候去集上賣。”

蘇軟眼睛一亮,她本來還想著去一些熱鬧的街上擺攤呢,沒想到福姨幫她把銷售的渠道都想好了。

趕集是這個時候人們少有的娛樂活動之一,集會上五花八門的百貨、玩具、服裝首飾各種東西數不勝數,來往的人群也是摩肩接踵,非常非常多。

再過十年,這種集會就變得很少,最終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蘇軟還挺懷念的,而且之前她都是趕集,擺攤倒是第一次。

蘇軟興致勃勃,這輩子也許是受李家的影響,她特別喜歡那種人來人往的煙火氣。

不過做首飾用的幾大包材料還在托運的路上,蘇軟帶來的那一小包,加上福姨幫忙用絨花材料做的毛絨小球,也就做了百十來對,肯定是不夠賣的。

蘇軟想了想,騎著家裏的三輪車去附近幾個裁縫店轉了轉,買回來幾十斤碎布頭子,怕不夠,還去布莊扯了幾種好布料回來。

大腸發圈還是要安排的,畢竟耳飾項鏈之類的貴一點,發圈卻是長頭發的就有需求。

福姨也有縫紉機,她們兩人一個裁一個縫,效率很高,說說笑笑就能做七八百個。

再把福姨做的毛茸茸的小球、小蝴蝶和小草莓之類點綴在上面,非常漂亮。

趕集的前一天,蘇軟找來幾塊大紙箱,參照後世的樣式,糊上黑絨布做了個首飾展示台,做了十幾個手臂粗的紙殼子用來套發圈,還買了個大喇叭。

第二天一早,蘇軟和福姨五點半就起床,蘇軟騎三輪車,拉著福姨和一大車擺攤的東西直奔魏村。

到地方的時候擺攤的商家已經不少了,蘇軟和福姨見縫插針的找了塊兒地方把攤子鋪陳起來。

這會兒趕集的人還不多,都是擺攤的商家,兩人趁機輪流去對面油條攤子上吃了早飯。

趕集的人終於陸陸續續來了。

左右的大喇叭也都開始吆喝起來,這年代集市上不僅是賣的東西種種類繁多,賣東西的也特別有趣。

比如對面那個賣鞋子的男人,站在攤子前幾乎在唱,“你的腳我的腳,鞋子保證很舒服,不開膠不斷底,每個人都穿得起,三年五年穿不壞,還會傳給下一代……”

旁邊賣膠水的更絕,跟雜耍似的,皮帶粘著麻將,麻將下面粘著石頭,嘴裏也在吆喝“一抹膠馬上沾,使勁壓緊一二三!從古今到中外,從秦始皇到現代,你見過什麽膠它粘的這麽快……”

很快周圍就圍了一圈人,蘇軟看的都很想買一瓶。

福姨看著攤子前不怎麽停留的人群,有些愁,“咱是不是也得吆喝吆喝呀?”

蘇軟抽出紙筆來寫了寫,對福姨道,“別擔心,交給我了!”

沒有銷售渠道發愁,這有客戶還能賣不出去?

蘇軟擼起袖子舉著喇叭吆喝起來,在一眾男人的聲音中,嬌脆的女聲十分吸引人的注意:“美麗的姑娘漂亮的媳婦,盤發神器,出門必備喲……盤美麗盤高貴,別人贊你有品位,越看越有女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