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2/4頁)

要給孤寡的老人送炭和糧食,要安置無家可歸的可憐人,要關心收成……

李青文坐在驢車上面,看著秦大伯被風吹起的花白頭發,垂下眼睛,“父母”兩字筆畫簡單,但太過沉重,尋常父母撐著一個家尚且艱難,做為一方的父母官,操心繁雜的事情更多。

臘月的時候,他們再次返回東明縣和東泉縣,這兩個地方因為土地鹽堿一直是並州最窮的,今年在秦林的教導下,家家戶戶做了很多事情,養了雞、羊、驢。

因為幫這些沒法種地的百姓養牲畜,朱純向戶部借了銀子,這才有錢買羊羔和驢駒。

李青文跟秦林倆人在村子住下時,主人家殺了一只公雞,因為雞吃的草是鹽堿地上長出來的,他們這裏的水也跟別處不一樣,養出來的雞味道很特別,肉也格外細嫩,即便不放什麽,燉著吃都很香。

如果是羊肉的話會更明顯一些,不過現在羊剛大些,都等著下羔子,一個指頭都不敢碰,更別提吃羊肉了。

吃完後,村裏其他人都擁擠過來,不管老的還是少的都對秦林和李青文千恩萬謝。

一車車的米面送到困苦的人家,李青文他們裝了不少東西回去,有幹菜、磨腳石、小山棗、雞蛋、雞毛墊子等等,五花八門。

整個臘月一直在外面跑,過年的前一天,他們才回到府衙,朱純正在接待客人,李青文洗個澡就在院子裏劈柴。

劈完柴,李青文回屋子寫了日記,在並州這大半年,寫了一百多篇。

在京城時,他聽說了邊城打仗的事情,一直到現在都擔心,不過因為起了戰事,京城和邊城之間聯系驟然緊密,時常有軍情和戰報從邊城飛奔而來,也帶來了邊城的書信。

心中說邊城官兵屢戰屢勝,羅車國的人節節敗退,敵人已經被驅趕到千裏之外,如果不是擔心普舉國趁虛而入,定然讓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羅車國人口稀少,這次開戰,他們出動了一萬多人馬,被打敗後收了不少不同品種的好馬。

寫好後,李青文放下筆,想了半天的事情,聽到敲門聲,這才回神。

門沒關,秦林站在門外,“仔兒,該吃飯了。”

過年的當天,爆竹的動靜不絕於耳,府衙後院也比平時熱鬧,老母雞領著一群半大不小的雞崽來回訓食,煙囪從早上青煙就不斷,朱純寫對聯,小廝和漿糊,李青文和秦林一起包餃子。

今天是這一年最清閑高興的日子了。

餃子包完,外頭的福字和對聯也貼好,幾個人盤坐在炕上吃茶說話,晚上吃了一頓年夜飯,一年就這樣平平安安的過去了。

大同六年,普句國再次攔截大梁的海船,邊城方向又起沖突,水軍和邊城同時調兵遣將,戰事再起。

憑借著邊城充足的糧草和忠勇的將士,勢如破竹,一路攻到普句的王都,一根烏青箭矢直直的插入高大的城門。

這一箭,讓所有普句人想起了那個傳說,匍匐在強大部落腳下的過往讓他們顫栗不已。

這場戰爭結束的比開始的更幹脆。

冬日裏,從北方而來的一隊人馬進了攏北城的北門,他們沒有任何停歇,徑自去往青城。

李青文和秦林正在一戶人家接生羊羔,這戶人家的小孩子突然跑進來,口齒不清的說著,外頭有客人來了,是找他們的。

以為是縣城的衙役,秦林起身出去,愣了一下。

高大的男人牽著一匹精悍的戰馬,站在薄薄的雪地上,眉眼深邃,雖然從來沒見過,但卻有種熟悉的感覺。

“哥!”

一聲驚喜的喊叫聲從身後傳來,秦林看著李青文像是兔子一樣飛奔過去,撲到了來人的身上。

真是江淙無疑了,秦林想。

因為打了勝仗,邊城的將士們被召入京,江淙來青城是來接人。

快兩年沒有見,知道他們打了好幾次仗,驚喜過後,李青文在雪地上就開始摸索江淙的手腳,緊張而認真的察看著,想要確定他有沒有受傷。

江淙只虛虛的抓著他的手,沒有攔著李青文的動作,同秦林行禮,叫了一聲“大伯”。

雖然沒有見過,但是秦林從李茂賢和李青文的嘴裏聽說了太多江淙的事情,果然不錯。

村裏的小孩子給江淙帶路,知道李青文要跟他走,一宣揚,村裏的人都知道了。

結果秦林他們離開時,大人孩子都跑出來送,拿著自己家的各種東西。

不管李青文說啥,車上堆的東西越來越多,就連江淙手裏也被塞了好幾雙布鞋,還有一包糖。

一個老太太拉著江淙的披風,張著沒有牙齒的嘴巴,“我們仔兒可是個好孩子,這兩年為我們沒少受累,眼瞅著日子好了,他要回家,不知道以後瞅不瞅到他一眼……”

“他還會回來的。”江淙一手抓著李青文,一手扶著老太太的手臂,“我們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