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3/4頁)

秦林說想要李青文幫忙,並非是托辭,是真的碰到了困難。

又在府衙裏歇了兩日,然後李青文跟著秦林坐驢車出了青城,顛顛噠噠一路往東。

朱純為官清廉,僅有的俸祿要養家還要宴客、迎送接待,沒有富裕的銀子,所以府衙後院只有一個傳話出行的小廝,一個洗衣做飯的婆子。

原本秦林出門那個小廝應該跟著的,可是有李青文在,秦林就讓他留在府衙給朱純幫忙。

秦林熟練的趕著毛驢,他們順著小道走,遠處的山上白白的,那並非是未化的雪,而是斥鹵之地。

毛驢拴在樹上,李青文和秦林往山上走,隨手抓了一把土,夾雜著的白色就是鹽堿。

並州東邊有許多這樣的地,種莊稼收成極差,因為這個,兩個縣城的莊戶人被波及,最嚴重的二十多個村子餓死人的情況每年都會發生。

朱純和秦林來了之後,走了這些地方,因為沒有河流,不能用灌水的法子洗田,從別處拉的好的土覆蓋,但是一年過後,原本好好的土,也返上了白色的鹵。

朱純請教過很多人,甚至從京城請了人幫忙治理,但都說這裏的鹽堿很嚴重,很難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從府衙裏撥了銀子先賑濟這些受災的百姓,但是田地的事情得需要解決。

李青文在極北之地種出了稻子,鄉試中的應答能令大梁一年就增產巨量的糧食,足以證明他在這方面有驚人的才能,所以秦林想要他幫這個忙。

叔侄倆人花了許多日子才將這片鹽堿地囫圇走過一遍,期間經過的村子破爛不堪,能看到的大都是瘦弱的老人和孩子,能下力的大人不得不去城鎮之中找事情做,不能種田再掙不來銅板,他們就只能活活餓死。

秦林已經來了好多次,村裏的老人都認得他,拉著他去自家住,狠狠心把家裏為數不多的雞蛋拿出來煮了,端上去給秦林。

如果沒有朱純和秦林,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們是救命恩人。

在黑乎乎的灶台煮雞蛋的時候,家裏光屁股的小孩子就眼巴巴的看著,等到雞蛋出鍋,他們把手指塞進嘴裏,口水不停的往外流。

主人家是一對老人,他們說話都很小聲,聽的出來是那種餓的有氣無力,秦林去掀開了米甕,看到裏面幾乎見底,問道:“過年時送來的米面,為甚只剩下了這些?”

佝僂的老頭慚愧的低下頭,老太太哭著跪下去,“大、大人莫怪,小孫子月前病了,家裏沒錢醫治,沒辦法,只能賣了米糧救命……”

秦林將人扶起來,溫聲道:“並非責怪你,莫要驚慌。”

李青文環顧四周,可以說是家徒四壁,破了一個大口的盤子裏的雞蛋此時顯得格外的令人難過。

秦林讓一家人都上炕,拿出了幹糧分給老人,把雞蛋扒了遞給孩子。

小孩子眼睛看向爺爺奶奶,手卻接了過去,然後整個塞到嘴裏,嚼了沒幾下就往下咽,噎的直翻白眼。

李青文嚇了一跳,“這可使不得,快,快吐出來。”

雞蛋都是拿去賣錢的,平時哪裏能吃的到,幾個孩子舍不得往外吐,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連啃了那麽多天幹糧,李青文覺得這頓飯尤其的往下咽。

晚上,宿在炕上時,聽到老頭在另外一個屋子不停的咳嗽,幾乎整夜沒有停,這樣的日子,飯都吃不飽,看大夫更是難,大病等死,小病拖著。

像這樣的人家還有兩千多戶。

剛到這裏時,李青文覺得自家的日子就不容易,現在看來,比他們還不如的人太多了。

快天亮時,秦林先起來,塞了一把銅板,老頭和老太太又哭又跪。

李青文一個晚上都沒睡,聽到外面的動靜,慢慢睜開了眼睛。

日子的不容易他早就知道,但依舊覺得難受。

這個月份並州各地都在春種了,但這片土地卻依舊一片死寂,依靠這吃飯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李青文和秦林在這裏走了一遭,這兩個縣城的縣令聽到了消息一起過來了,俱是一副苦瓜相。

百姓窮,稅賦收不上去,縣衙也苦,因為這個,幾任縣官都被處罰了,他們也想好好的,但是有心無力,也沒銀子。

鹽堿地李青文當然知道,因為種種原因,土壤裏的鹽集聚,造成的後果就是農作物無法生長。

書本中對於鹽堿地的改良有很多辦法,但是效果普通,而且投入甚巨,因為造成鹽堿的原因不同,治理起來十分麻煩。

前世那種科技發達的時候都沒有好的措施,李青文在這裏更沒有甚改良的好法子。

不過沒有好辦法並不是沒有辦法。

走了這麽多路,李青文發現,這些鹽堿地也並非是不毛之地,裏面還是有不少雜草的,這些雜草種類十分單一,它們能活下來是因為耐鹽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