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2頁)

李家比別人家多的還有半個倉房的酒,這些都是李茂群拉來的,因為他家客人多,索性就弄了幾車過來。

因為從前沒有河,吃不到魚,並州過來的這些人並不知道魚如何處理,洪州來的人裏面有會熏魚的,教會了大家夥,家家戶戶掛了不少魚幹。

李青宏他們是特意回來過年的,買了過年用的上的紅紙,往年村裏的“福”字是李茂賢寫,今年是李茂賢和李青卓一同寫。

李青卓考過了朝廷的試,是正經八本的讀書人,他們也想求個福字和對聯,讓自家的孩子沾沾這書香氣。

李茂賢和李青卓一同站在桌前寫字,看著爹爹微駝的背和鬢發中的一絲白,李青文和李青宏倆人眼睛有些熱。

他們長大了,爹娘也一點點的變老了。

那廂,因為江淙和蔣立平忙,老孫和齊敏他們出去打了一場獵,拉回來的東西一半留在李家,一半拉回去收拾。

隨著年根的逼近,女人們越來越忙。

因為陳氏不讓姜氏下地,李茂玉娘倆過來幫忙蒸饅頭,李青文他們正在貼補窗戶紙。

邊城種的小麥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就算磨好幾遍,依舊有些粗糙,但這也是極北之地難得的精細糧食,也是從前楊樹村人沒有吃過的東西。

所以各家各戶不會蒸饅頭的媳婦,都得提前找懂的嬸子過來看一看,認真的學,可不能蒸壞嘍。

同樣的面,同樣的水,有的人蒸出來的饅頭個大,又軟,又人弄出來的則是黃色的疙瘩,雖然一樣能吃,但味道可不一樣。

陳氏不會蒸,方氏和李茂玉動的手,一口氣蒸了十幾鍋,除了當天吃的,全都拿出去凍上。

冬天的邊城,這樣的天氣,只要不怕凍的,什麽東西都不容易壞。

然後就是殺雞、捕魚,本來看家裏難得團聚,陳氏想殺兩只羊,但看野牛肉還有幾百斤,齊敏他們又弄回來那麽多野味,就暫且放了羊一馬。

李青風雖然是使刀弄劍的一把好手,但是李青卓是殺雞最利索的那個,他手穩,準頭好,雞血都鮮少往外滴。

殺雞的時候,李正明早早的跑了,他膽子小,不敢看這些,李正顏的膽子大,她蹲在雞的旁邊,看了半天,發現這些雞的毛不好看,就失望的離開了。

李青文也不敢殺雞,他龜縮在灶台旁邊洗雞腸子,徹底洗幹凈後,把盆裏剁好的肉往腸子裏面灌。

腸衣口撐著樺樹皮的漏鬥,這東西很簡單,把樹皮剝開,卷成上寬下窄的樣子,用線一縫就好了。

樺樹皮輕軟薄,用處極多,家家戶戶都會在春夏之交存很多樹皮,缺啥東西都先想想能不能用樹皮做,不能再想其他的辦法。

別的不說,就連李青文裝珍珠的盒子,都是用樹皮做的,樹皮裏面有一層細絨的粉,不單不會損害嬌嫩的珍珠,還會讓它們的光芒更甚。

肉餡是江淙剁的,料是李青文配好的,加了鹽、雞精、花椒面、白酒和糖,此時李青文撐著漏鬥,江淙正用高粱杆往裏戳肉餡子。

江淙手勁好,不會把腸衣戳破,裝肉還極快,倆人一起幹活,很快,一節節肉腸便擺在了桌上。

臨近過年,周豐年終於大發慈悲,讓江淙歇息幾日,他得了空過來,屁股都沒在炕沿坐,到後屋來洗手就開始幹活。

李青文還特意做了一盆不放味料的肉餡,這是專門給狗狗們弄的腸,有魚肉,也有牛肉,都是它們愛吃的。

過年前兩日,劉和竟然來了,這次不單他,還有幾個同伴,雪車上裝的滿滿的,有東西也有蹲在上面的狗崽,幾十條狗停在院子外頭,霎是壯觀。

這可是個意外的客人,李家人都知道他們救了李青文,把劉和幾個人當做救命恩人一般。

劉和他們部落可沒有過年這個說法,並不是送年貨,知道李青文要去京城讀書,過來送些蜂蜜和藥草,剩下的一半都是給江淙和蔣立平他們的。

周瑤一聽說劉和來了,披上衣服“嗖嗖”往外走,看到他拿出來的各種名貴藥材,笑的比外面的日頭還要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