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2頁)

江家和心中鼓動不已,站出來,道:“草民願運送糧草,萬死不辭,還望大人能開恩。”

“我們、我們也願意!”馬永臣等人也紛紛激動的開口說道。

如果借著李家的光能讓家人被赦免,哪怕他們多留邊城幾年,種幾年地,還上糧食也願意啊。

所有人目光灼灼的看著林堅,只要他點頭,糧草的問題立刻就能解決。

李茂賢比林堅更清楚營地外頭各家各戶的存糧,他們父子能借出來的糧食一定會比林堅征上去的多。

林堅沉默不語,李青文說的法子是好法子,但這裏不是京城,他無法立刻面聖稟告,也不能得知陛是否應允。

他比剛才還更作難,要是李青文所求的是賞賜,他當場便能應下,但赦免流犯,人數眾多,事情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周豐年道:“林大人,江淙他們的事情在下很清楚,他們幾年前押送的貢品在驛站毀之一炬,雖損失不小,但江淙等人這些年在邊城戴罪立功數次,貢品固然珍貴,西北邊關的將士性命也是無價,孰輕孰重大人還請三思。”

不用周豐年說,林堅也聽說過江淙的事情,畢竟曲將軍往京城發送戰報時,還順帶著參了戶部一本。

糧草的事情刻不容緩,現在李青文提出了要求,林堅不敢應下,只道:“你說的法子不錯,糧草先借,此事我會如實稟告給陛下,為江淙等人求情,無論如何,都能算得你們一份功勞。”

他沒有給一句準話,李青文沒吭聲,林堅可不是蘇樹清,只空口說白話,他不相信。

林堅很為難,這事他真的做不了主,而且這裏離京城太遠,就算立刻派人回去,來回也得不少時日,他不能在這裏延誤那麽久的功夫。

思忖片刻,林堅道:“我知道曲將軍一直也在關切江淙的事情,如果江淙在這裏,他應該也希望曲將軍他們能度過這個難關。”

李青文有點生氣,借糧的時候說的好聽,讓放人就不不放,在這打感情牌。

江家和當即便跪在地上,鏗鏘有力的道:“林大人,曲將軍確是為犬子江淙一事勞神費力,這恩情我們江家不敢忘記。只要林大人肯成全,我們父子立刻去往西北,入曲將軍的麾下,願意用性命和這一身血肉抵擋敵人,報答曲將軍的情義。”

江淙欠下的東西,老子和兒子可以還,可牽扯不上別人。

雖然李家不算別人,江家和也不想他們為了江淙撘上太多。

面前這些人個個都是明白的,林堅坐不住了,下來把江家和扶起來,“此事我同周大人商議一番。”

就在林堅和李茂賢等人言語上拉扯之時,林潭已經派人快馬離開營地,帶著他的書信去往京城。

林堅和周豐年離開後,李茂賢立刻讓李青瑞去往村裏的各家,將這事告訴下去。

很快,楊樹村的長輩全都過來了,東屋著不下,老孫和齊敏還有李青文等人就在門外聽著。

李本善率先道:“事情我們都聽青瑞說了,如果糧食能救江淙他們,我家只留七千五百斤做一家人的吃食,剩下的四萬六千斤可以拿出來。”

郭大全第二個開口:“我家今年收了不少糧食,留六千斤,能拿出來兩萬一千多斤,我現在不做什麽裏長了,還管著郭家的大小事情,可以替我們郭家這邊的老少爺們做主,每家每戶少不了八千斤。當初逃荒的時候,江淙一路把我們從攏北城護送到邊城,這一路尋水、防野獸、找食物,救了我們不知道多少條命,他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

楊樹村的韓家也出了個年紀大的長輩開了口,所有人都願意往外拿糧食。

不到一刻鐘的功夫,加上李青文家裏的,粗略一算,已經有二百八十萬斤糧食。將近兩萬四千擔,真真的不算是個小數目。

逃荒而來的百姓對土地和糧食有著無比的渴望,來到邊城後,沒有牲口的人用鐵鍁都在開荒,今年各家各戶都種了不少地,在劉和的提醒下又避開了霜凍,雖然遭了冰雹有些損失,但這裏的土地肥沃,論產量可以說是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