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頁)

在太陽光下曬了半天,李青文的頭發才將將幹了,而坐在他旁邊的小娃娃,此時發髻已經梳好了。

這便是頭發長又密的難處了。

李青文和小娃娃坐在門口朝陽的地方,他坐大板凳,對面的小孩做小板凳,李青卓給李青文梳理頭發,齒子劃過頭皮的感覺太舒服了,李青文迷瞪著開始點頭。

小娃娃歪著腦袋看他打瞌睡,覺得有意思,腦袋也跟著一點一點的,他在學李青文。

點著點著,一大一小的腦袋便撞在了一起,一個委屈的癟著嘴,一個捂著腦袋呼痛。

屋裏其他人早就不說話了,就看著這倆人啥時候能“碰頭”,可算是等到了,毫不收斂的大笑起來。

李青文把小孩抱在自己懷裏,下巴放在他的腦袋頂上蹭個不停,嘴裏嘟囔著:“讓我看看你的腦殼為啥這麽硬……”

小孩眼裏含著一包淚,嗚嗚了兩聲,李青文就不磋磨他了。

一大一小被太陽曬的昏昏欲睡,頭發還沒梳好,就滾到了床上呼呼睡。

見李青卓關上門,方氏小聲道:“小仔兒跟孩子似的,說睡就睡了。”

“他這些天晚上都沒睡好。”李青宏道。

他們幾個都知道,李青文雖然年紀小,想的事情並不少,顯然又為邊城那邊、江淙還有他們此時的處境發愁了。

正說著話,李青瑞就看到門外來了一輛馬車,就在他們門口停了下來。

眾人一愣,沒等他們推門,一直守在外面的那倆官兵攔住了車上下來的人,好像在盤問他什麽。

李青瑞和李青卓出去,官兵攔住的人很年輕,又瘦又高,身上穿著衣服很板正……

他們正在打量,來人終於擡起了頭,果然很年輕,五官清秀,眼睛有點長,眼尾微微吊起,只看這雙眼睛,便覺得是個精明的主。

來人看到院子裏的李家兄弟,上前拱手道:“在下蘇樹清,貿然登門,實屬無奈,如有叨擾之處,還請見諒。”

李青瑞哥幾個不知道他來意,嘴裏說著“哪裏哪裏”,趕緊開門將人請進來。

“實不相瞞,在下在尋走丟的侄子,去衙門問尋過,他們說有個跟我侄子年紀相仿的孩子被紫藤巷子的人尋到……”蘇樹清一邊說著,一邊眯眼看著李家兄弟,仿佛想在他們臉上尋到答案。

原來是那個小孩子的家裏人,李家兄弟一臉恍然,“你是那小娃娃的叔叔啊,他在屋裏頭睡覺呢,快進來說話吧。”

小屋裏頭,床上一大一小倆人睡的正熟,蘇樹清看到那小娃,坐在床邊,摸著那張肥嘟嘟的臉,長長的嘆了口氣。

許久,他起身,重新關上了門,鄭重的向李青瑞等人道謝,“在下事務繁忙,多日不曾回家,家裏的老仆沒有看管住這孩子,讓他跑了出去,幸得遇到你們,小侄才能安然無事,這份恩情,在下必定銘記於心。”

“沒事,沒事,小孩子嘛,都不安分,不往外面跑才奇怪,不過這娃跑的也太遠了些,我們尋了好幾裏地都沒找到你們家……”

原本,李青瑞他們心裏是埋怨小孩的家裏人的,孩子丟了這大事情都不趕緊出來尋,但離的近了,看到蘇樹青一臉疲憊,嘴唇發白,眼睛布滿紅絲,知道他這些日子備受煎熬,責備的話一時也就說不出口了。

蘇樹清找到了侄子,就不急了,他想好好感謝李家,嘴巴張了張,還沒說啥話,身子搖搖晃晃了幾下,就要往地上栽。

李青瑞一把拎住了他的衣服,其他人嚇了一跳,也趕緊把人托起來。

蘇樹清被擡到了他侄子的旁邊躺下,李青卓給他摸了摸脈,然後對旁邊的人道:“沒甚大事,氣血虧虛,應是多日沒睡也沒進水米,人扛不住了。”

一聽是餓的,方氏轉身便去熬粥了,洗著米嘆著氣,走丟的娃吃胖了一圈,尋人的餓暈過去了……

粥還要一會兒才煮好,查探他沒有大礙,一眾人便出去了。

杜老頭眨著小眼睛,壓低聲音,道:“沒聽到解封的傳令啊,全城現在還戒嚴,他咋能跑出來尋人……”

李家人一愣,他們都忘記戒嚴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