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4頁)

畢竟要幹重活,不吃鹽可沒勁。

想了想,李青文開始煮高粱米飯,煮好的飯放著瀝水。

秋末的野物油脂最厚,打到後,就能煉出很多油,把帶來腌肉切碎,放到油鍋裏炒上一會兒,然後再倒米飯,一邊翻,一邊搗碎裏面的飯團。

腌肉裏面有不少鹽,當菜吃可禁不住他們這些無底大口,混在米飯裏正合適。

他這邊才動鍋,蓋房子的那些人就聞著香味看過來,鼻子不停的聳動,迫不及待開始想著今天這頓飯食。

煮飯不麻煩,米下鍋,時不時的攪幾下就成了,炒米飯略微有點費事,得一鍋鍋的炒……

可能是人多的飯做多了,雖然手臂酸痛,但是二十多鍋李青文一個人就炒完了。

放下木鏟子之後,總覺得胳膊好像粗了,李青文盯著江淙因為幹活而挽起的袖子露出的小臂,想著,自己的肉能長那樣就好了。

還沒到吃飯的時候,但大家夥已經被香味勾引的腹鳴聲陣陣,見李青文發呆,胡立川便湊上來道:“江淙好像餓了,我剛才看他嘴都白了。”

李青文站起來,高聲喊道:“吃飯了!”

這個時候誰也不管時辰了,歡歡喜喜的跑到帳篷來,不用李青文,直接用碗去盆子裏舀炒飯。

這也是門技藝,手藝好的,碗插進去,盛出來的米飯冒尖,手藝差的,只就有大半碗。

炒飯是松散的,不如煮米飯粘,這個時候手法的高低立顯。

張玉海一直是這門手藝的佼佼者,手都不會碰到盆裏的飯粒子,輕輕松松就能盛出比別人更多的飯。

因為他家窮,兄弟姐妹多,搶飯快,下手準,在坐的這一個個,無人能出其左右。

像是李青勇,碗還沒伸進去就砸地上,這種祖師爺賞飯不賞飯的不說,他現在得去找碗才能吃到嘴裏……

怕晚了剩不下幾個飯粒子,李青勇直接端起了盆,盆底還有一些,也不知道夠不夠一碗。

米粒油汪汪的,中間夾雜著鹹肉碎,香的讓人閉不上嘴,只不停的往裏扒拉飯。

李青文坐在樹墩子上,一邊吃,一邊用筷子把碗裏的肉粒挑出給小四哥。

李青風一嘴的飯,模模糊糊的說了聲“乖仔兒”,結果不小心噴出來幾粒,趕緊又閉上了嘴巴。

這頓飯吃的酣暢淋漓,一個米粒都沒剩下,陶鍋鋥明瓦亮。

吃完飯,大家夥歇上一刻鐘,李青文解開江淙和李青風纏在手上的布,沒看到什麽傷,又重新給繞緊,在胳膊上打個結實的結。

幹這個活難免會受傷,只能盡可能的保護好身體。

正歇著的時候,西邊突然傳來“噗通”一聲,楊樹村的眾人一驚,面露恐慌,紛紛的站起來。

齊敏連忙擺手,“沒事,沒事,是高玉寶掉到陷阱裏了。”

村裏人大眼瞪小眼,眼睜睜的看著齊敏和另外幾個人,跑到陷阱處,把高玉寶給拉上來。

外面拽的人動作嫻熟,裏面往外爬的也挺快。

無他,手熟罷了。

短暫的休息過後,男人們繼續去幹活,李青文一邊看人做蠟燭,一邊摘芹菜。

這野芹菜是出去巡邏的人摘回來的,長的地方好,沒有被凍死,就是有點老。

把所有的芹菜都摘好,洗幹凈,撕掉粗糙的脈絡,斜著切成一片片的,下鍋焯水。

李青文拿出一段臘肉腸,腸子是夥房的人幫著灌的,他們不差鹽,鹹,正好用來和芹菜一起炒。

所以,晚上大家夥又吃了一頓高粱米和芹菜炒肉腸。

芹菜脆口,肉腸鹹香,個個吃的肚子溜圓。

頂著李青風殺人的目光,好幾個人都說,“仔兒要是一個閨女,嫁到誰家誰家可就有福氣了。”

李青文哼了一聲,自己要是個丫頭,難不成還要大老遠跑出來給一群男的做飯。想的美。

這些人一天三頓飯都得吃油炒面!

李青勇突然想起了那日的事,對著李青文擠眉弄眼。懷笑道:“仔兒再好,你們也別惦記了,他是江家的人。”

其他人並不知道老祖宗錯認李青文的事,但清楚李青文和江淙比親哥倆還親,誤以為李青勇說的是關系近,紛紛點頭,“這話錯是沒錯,就是少了半句,江淙也算是咱們李家的人。”

“一個女婿才半個兒。”有人高聲道:“江淙比咱們村的那些女婿可都好多了,起碼是大半個兒!”

“你們這些人,被人救了命,還要厚著臉皮占人便宜。”有人撇嘴道:“倒是趕緊給江兄弟找個媳婦,才好說這話。”

江淙和李茂賢家的種種,一開始大家夥只是聽著感嘆幾句。後來,不管是村子裏那三百個青壯力去邊城,還是全村老少一路北上逃荒,江淙和蔣立平他們幫了太大的忙。

如果沒有他們,這一路上不知道要餓死多少個,所以說江淙是全村的恩人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