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2頁)

李茂群去給老祖宗磕頭,張氏站在旁邊,李茂群磕完頭叫了聲娘。

張氏累的臉如金紙,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

江淙先行一步,回營地找周豐年,李青文、李青風還有李茂群帶路。

林潭聽說逃荒的人到這裏,皺著眉半天沒說話。

他已經從押送流犯的差役口中得知了並州災荒的事情,也知道攏北城不許流民北上,這些人在這裏,會不會帶來什麽麻煩?

周豐年算是了解林潭一些,他說,邊城人手不足,到現在城墻都沒蓋起來,只靠流犯和官兵不夠,這些流民的到來並不是壞事,他們能讓邊城變得好。

江淙也道,更多的人在這裏安家,會種地,懂得各種手藝,對缺少太多東西的邊城來說百利而無一害。邊城這裏物產豐富,以後人越來越多,大量幹貨和藥材一定會引來商隊的注意,這裏越來越繁盛,才會變成一個真正的城。

林潭動心了,人多,產出多,引來商貿,就能有稅收,他不但不用再伸手向朝廷要餉銀,可能還會更富足。

在這裏幾年,他比朝廷那些酒囊飯袋更清楚,這裏雖然苦寒,但土地遼闊,好東西不少。

若是有一天,邊城這裏能跟南邊那些流放之地一般發展壯大起來,那他就會成為坐鎮北方最有分量的大將軍。

從前,東南方才是大梁流放的重地,就是大量的流犯去到那裏,帶去了很多東西,那些流放之地變得越來越富饒,已經不是讓人吃苦受累的地方了……

是以,他點頭同意逃荒的流民到邊城,但不準進入營地,要在河下遊安家置地,從今往後,除了流犯和官兵開墾的地,其他人再開荒,要跟營地上報。

知道林潭將面子和功勞看的最重,周豐年和江淙也說,會讓百姓永遠感念將軍的慈悲胸懷,日後在此地落足,定聽從將軍的安排。

從林潭那裏出來,周豐年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看來,這邊城會越來越熱鬧,挺好,既然短時間回去不京城,在這裏湊個熱鬧也挺好。

謝過周豐年後,江淙回去拿銀子,讓營地裏的人套車拉著糧食和吃的出來。

李青文他們還沒走到邊城,就聽到了可以在這裏安家的好消息,高興萬分的帶著人沿著河邊走,興致勃勃的四處看,挑選建新家的地方。

這可不是蓋一個房子,或者幾個房子,是數個村子,幾百上千個人家,可得好好商量。

女人們在野草地上架起火煮飯,小孩子懂事的四處找柴禾,男人們順著河邊來回走動,李青風正在教岸邊的一群人如何撒網,驚嘆聲陣陣。

晚霞映紅了半邊天,遠處蛙聲不斷,卸下夾板的馬兒低頭吃草,河邊清風徐徐,野草起伏不定,所有人容光煥發的模樣,絲毫看不出是才走了兩千多裏路的。

不管路途如何艱辛,不論吃了多少苦,到了這片寬闊富饒的的土地,所有人都覺得在這裏,自己和家人一定能活下去。

坐在河邊泡腳的李青文想,這大概就是希望的力量。

郭大永他們也來了,各自尋到自己的家人,抱頭痛哭,自有說不完的話語。

李青文沒有感嘆太久,很快,李青風把魚網下來,很多人不知道咋收拾,李青文把袖子挽起來,這次娘親和嫂子終於能吃到魚,他得好好讓她們嘗嘗。

李青文宰魚,旁邊一群人圍著看,那一張張認真的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在做啥重要的事情哩。

李青風可不想吃清水燉魚,他正要回營地取味料,周瑤、老邢頭和李茂玉一家人來了,帶了他想回去取的東西,另外還有各種風幹的野雞和兔子肉。

他們聽說李家和村裏人都來了,自然要出來看看,當然,也想順便吃頓飯。

陳氏拉著李茂玉的手,看她臉都圓了一圈,就知道日子過的舒心,高興的不得了,孩子他爹說的沒錯,茂玉來邊城是對的!

旁邊的人說著話,李青文把一條條魚收拾幹凈,李青風和李茂群剁魚、切魚片,打下手十分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