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2頁)

這股吹走雨水的風便是從北面來的,故流民大多數都向南逃,南方雨水多,定然不會幹旱,鮮少人會往北走,李茂賢他們這支隊伍格外的顯眼。

半路遇到同時逃荒的人,會有人勸他們轉向,再往北可就沒人了,沒人哪裏來的吃的?!

遇到真心實意為他們著想的,李茂賢就會解釋幾句,遇到懷著各種心思打探的,他就不會多言。

走走停停,快要到攏北城時卻聽到一個噩耗,朝廷封鎖北關口,不許流民北上。

這話從很多人口中聽到,便不像是假的,他們這行人許多都傻了,背井離鄉,拖家帶口,心裏頭都只有這一個念頭,一個命令就要把他們的活路給斷了?!

有人大罵,有人茫然,有人放聲大哭,本來打算去邊城團聚的,現在卻成了千裏相隔,這、這可如何是好!

李茂賢讓人先歇在原地,他和族裏的幾個人先行一步趕往攏北城打探虛實。

攏北城戒嚴,他們到後,連城門都沒進去,更沒地方問。

幾百名輕甲在身的官兵面容肅穆,將城門守的如鐵桶般堅固,流民靠近都不能,強闖者死!

跟著李茂賢來的幾個漢子當即便蹲坐在了地上,滿臉絕望,這、這下可完了。

有人見狀,便說趕緊回去告訴村裏人,然後再商量去哪裏,李茂賢摸了摸懷裏的書信,到底沒掏出來,他想應該還有別的辦法……

就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隊人馬向著城門而來,李茂賢看到為首的人,快步上前,開口道:“陳大人!”

陳文回頭,看到李茂賢,面露驚訝,翻身下馬,“你、你們這是?”

陳文從京城往回走的路上,已經看到了旱災的慘狀,聽李茂賢說完,面露憤然和不忍,“你們在這裏稍候,我去城裏找人問問,不管成不成,我都會給你個信兒。”

李茂賢鄭重道謝。

陳文和他的人帶著令牌進了城,立刻找了攏北城的城防軍,講了李茂賢等人的事情,說他們是去邊城投奔親屬,跟其他的流民不同。

城防軍的人卻一直搖頭,上面下達了命令,他們就要服從,沒有任何轉圜的余地。

李茂賢讓其他人在這裏等陳文的消息,他和李青瑞倆人沿著城門的高墻走。

陳文若是能說動,那便是萬幸,若是不行,還得另尋他法。

攏北城作為抵擋北方強敵的重要要塞,城墻又高又長,仿佛一直走不到頭一般。

每隔一段距離,城墻上便有人巡視。

李茂賢一刻不停的快走著,他不相信這麽長的城墻每一處都有人守著,只要找到空子,他們一個個的把人背著翻過去,也要去邊城!!

走的越遠,城墻上的人越稀少,有些地方破損的厲害,但沒有修補,李茂賢爺倆記住了這幾個位置,然後往回返。

他們再到城門時,天快黑了,陳文出來了,大聲咒罵那些城防軍是不近人情的狗東西。

罵歸罵,他也明白,命令是上面下達的,他們也只是聽命從事罷了。

朝廷禁止流民北上,這其中的用意,陳文大概能猜到幾分,從前北方勢大,壓迫的南邊無法喘息,京城那邊的忌憚深入骨髓,怕北方勢力死灰復燃。

強大在於人和糧食,大股流民北上,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亦或者是加入普句以及其他部落,對於大梁都是隱患。

他們必須把這個隱患早早的扼殺掉。

楊樹村人方才燃起的希望又熄滅了。

正罵的厲害之時,李茂賢父子回來,和他們碰面,將發現的事情一說,大家夥又高興又有些忐忑,他們這多人,翻越這道城墻,萬一被發現咋辦?

冒險是有點冒險,李茂賢決定要試一試。

陳文撫掌道:“那你帶人過去,我們出城後去墻那邊接應,要是有人士兵發現,大不了敲暈。我就不信,咱們往北走,他們還能一直追過來!”

說定後,李茂賢帶人立刻去和村裏人會和,陳文則帶人進城,先吃了頓飽飯,然後出城,避開官兵,向西邊歪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