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波折(第2/2頁)

“不礙事,家裏頭沒要緊的……”郭大全連忙擺手,“我今天不回去都沒甚。”

陳氏緊緊的絞著袖口,看著高大的縣衙門樓,忽的想起一個人來,道:“老大,還記得你八舅不,他好像在衙門做事。”

“娘你沒記錯,八舅好像在縣衙做賬房,前年我和爹來縣城,碰到過一次。”

李青瑞臉上多了幾分希冀,所謂“衙門裏有人好辦事”,雖說他不愛麻煩人,但這個緊要關頭,得分得清輕重。

李青瑞立刻同門房問了陳山安的住處,買了些禮品,和陳氏一同前去拜會。

陳山安是陳氏親大伯的兒子,是正經的叔伯兄妹,只是他從小在大戶人家做書童,鮮少回去,故陳氏跟這個堂哥只見過幾次面。

陳山安家在縣衙後頭那條街,不遠,幾個人拍響門板後,一個婆子出來應門,聽說了陳氏的身份,打量一下,引眾人進門。

萬幸的是,陳山安在家,他一下就認出了陳氏和李青瑞,“大外甥長的像他爹,精神又俊氣,你們家幾個兒子都不差!”

陳氏心裏有事,笑的就有些牽強,李青瑞和這個不算熟悉的舅舅客氣了幾句,然後說明了來意。

陳山安沉默了一會兒,道:“我知道你們一家都是有情有義的,可那人已經是朝廷的重犯,和咱們平頭百姓就不是一路人了。你們幫他看病送藥,打點差役,便是還了恩,何苦非要跑上那麽遠送去?”

陳氏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堂哥會這樣勸她。

陳山安慢悠悠的道:“咱們兩家是實在親戚,我才會說這些話,他有爹娘兄弟姐妹,人家都不管,你們冒著性命危險走這一趟是為了啥?”

李青瑞看著八舅沒說話。

“我聽說你家為了小兒子奔波了許多年,日子並不好過,為了那人萬一再讓外甥們受傷或者什麽的,你們日後還咋過?”陳山安語重心長的道。

陳氏囁嚅道:“從前家裏是窮,現在不一樣,仔兒好了,我們做糖也掙了不少錢……八哥你不知道,恩人傷的很重,沒人精心照看怕是命不久矣……”

陳山安突然有了興趣,道:“做糖?從哪兒學的手藝,從前可沒聽說過。”

“就是用麥子發芽熬糖,還有做成其他樣子的……”陳氏想著邊城的事情,心裏亂,“今天來的倉促,等下次過來送些給你們嘗嘗。”

陳山安又問了兩句關於做糖的事情,陳氏求人辦事,心裏就算煎熬,也得挺著,回應著。

只一件事是她絕對不會吐出來的,那就是做糖是小兒子教的。

陳山安勸說了一通,李青瑞還是堅持要走這一躺,他很無奈的嘆氣,道:“行,既然這樣,那我就替你們去找找兩位大人。不過衙門辦事光靠嘴可不行,麻煩大人寫文書,辛苦錢是少不得的……”

“知道,這個規矩知道。”陳氏連聲道:“準備著呢,就是不知道多少,八哥你得先給我們透個口風……”

陳山安讓李青瑞等人去衙門候著,他去尋人,不用陳氏使眼色,李青瑞便將銀子遞了過去。

熟練的顛了顛手裏的銀子,陳山安笑道:“你們家輕易不張回嘴,我這個舅舅拼了力也得把這事辦了,且在這裏安心等著。”

李家人站在衙門對面的樹下,李青瑞正和陳氏說著等下要買的東西,李青風十分煩躁,身體瘦弱的二哥都去了,他卻不行。

看他腮幫子不停的鼓動著,李青卓道:“爹和老三不在,只留娘和嫂子她們在家,你覺得行嗎?”

“那二哥你可以留家裏。”李青風氣道。

“我不去的話,娘也會催我在縣城藥鋪學醫,怎麽可能留在家裏。”李青卓平靜的道:“如果有下次,二哥就讓你去。”

李青卓向來說話算話,李青風算是暫時被安撫住了。

陳山安並沒有說大話,很快他就回來了,主簿和縣丞酒醉,讓他回衙門把文書寫好,拿去他們給蓋印。

來回折騰了兩趟,李青瑞終於拿到了四個人的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