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第2/2頁)

聽著屋裏和院子的動靜,李青文心上像是掛了墜子,沉的發悶。

待侄子發泄完了,李茂賢才道:“你也是作難了。”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勸,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打也罷,罵也罷,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

其實大家心裏頭都明白,不管怎麽鬧,最後這兩口子分不開。劉氏離開李家再也不會找到這麽能容忍她的人家,而李青木家老的老小的小,少不了一個能幹的女人。

李茂賢把李青木拉起來,院子的人慢慢散去。

陳氏到廂房拎出來一袋子米,道:“你們兩口子咋吵都行,家裏老的小的還得吃飯呢,把糧食拿回去頂頂吧。”

李青木擦了擦眼睛,道:“嬸子,你家糧食也不多了……”

“拿著吧。”李茂賢道:“也不是白給的。這陣子你應該沒啥事吧,有空過來幫把手,老大還沒回來,家裏人手不夠。”

李青木愣了一下,連忙道:“沒事,秋收之前都沒事,叔,有啥活你吱聲就行。”

“早點回去吧。”李茂賢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你爹和爺奶他們該擔心了。”

李青木猶豫的看了一眼屋裏,陳氏道:“山兒他娘哭的頭暈,我讓她躺一會兒,你先回去。”

李青木背著糧食走了,劉氏很快也醒了,家裏老的小的都要她照看,實在是沒法多呆。

看她這般,陳氏就把人送回去,跟李青木的爺奶坐著說了一會兒話,太陽下山才回家。

晚飯後,陳氏喊住小兒子,“仔兒,看你一晚上悶悶的,手還疼?”

李青文搖頭,“娘,手好了,我沒事。”

李青宏盯著他看了半天,道:“青木哥他們來過之後,仔兒好像就有點蔫,嚇著了還是咋的,沒事,哥和嫂子吵過就好了。”

看娘親和哥哥關切的眼神,李青文還是說了實話,“聽青木哥他們家的事,覺得過日子挺難的……”

陳氏樂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家過日子都是磕磕碰碰的,你青木哥只是一時遇到點麻煩,幫一把就過去了,算不上難。真難的時候是災年,那時候甕裏沒糧,田裏沒莊稼,全家老少啃樹皮,人命大的才能活下來。”

說到這個,陳氏話就多了,“遠了不說,就說前年,咱們這邊遭了冰雹,沒有吃的,樹根和蟲子被挖出來嚼了,一個村一個村的全都跑出去要飯。得虧你年大伯跑了幾百裏送來了幾袋子米,要不可真是要命了。”

“我們村子那邊地也不少,可能吃飽的日子用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三五年就大旱一場,平時少吃一口攢一糧,鬧災的年頭就能撿回一條命來,到現在我都不敢敞開肚子吃飯……”姜氏也感慨道。

聽娘親和嫂子說她們經歷的那些挨餓的往事,李青文心中突然有了巨大的危機感,這裏沒有科學的灌溉系統,沒有化肥和高產的種子,抵抗災害的能力很低,普通的百姓日子是真的慘。

既來之則安之,李青文想,他現在沒法回去,就得想辦法過好日子,糧食和錢一個都不能缺!

賣糖有了錢,李茂賢第二天就想去縣城買糯米,他還沒出門,家裏先來了人。

“昨天去縣城碰見你家二小子了,他讓我把這包藥捎回來。”來人道:“我昨天喝了幾杯,回來就睡著了,送的晚了,沒耽誤事兒吧?”

一聞到藥包的味道,李茂賢就知道這是孩子他娘的藥,連忙說沒事。

“這藥是卓兒送回來的?”陳氏在廂房聽到了,來人送後,她便走了出來,“不會是賒的吧,唉,這孩子可真是……”

陳氏向來不喜歡欠人家的,尤其是兒子做事的東家還是不怎麽通情理的,賒欠藥錢,怕不是又要看人家白眼了。

李茂賢也很意外,兒子身上沒錢,這藥是怎麽來的?

“我這就去縣城。”李茂賢撣著身上的土,“你別瞎尋思了。”

今天要買糧,李茂賢挑上了擔子,李青文想要去看看字糖和熊貓糖賣的怎麽樣,也跟著一去去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