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賣了(第2/2頁)

邱貨郎痛快的答應了。

二斤半麥芽糖差不多是六七十文錢,不算少了。他去各個村子賣東西,一件也就掙一兩個銅板,利薄的很。走上一天可能也就掙幾文十幾文,雖然不用下地,但挑著幾十斤重的擔子一天走幾十裏路,那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

這事邱貨郎心裏有成算,和李茂賢合計了一下用糧食該怎麽換糖。

叔侄倆把這事定了以後,李茂賢又說過兩天往府城捎信,問他有沒有要跟邱二郎交代的。

邱二郎是邱貨郎的弟弟,雖然下灣子村和楊樹村離的不近,邱二郎和李青瑞倆人投緣,從小到大也常走動,這次一起去的府城,也走了好幾個月了。

邱貨郎撓了撓腦袋,他就認得幾十個字,卻不會寫,只能勞煩李茂賢在信中替他轉告,家裏一切安好,不要擔心,讓他早點平安回來。

眼看快到晌午,李茂賢留下麥芽糖起身要走,邱貨郎不肯收,倆人撕扯了半天,最後留了一半。

從邱家離開後,走過下個村子,父子四個到了一個陰涼地方,坐在樹下把帶的幹糧餅子吃了,然後往家走。

到了家,李茂賢把今天的事情一說,陳氏立刻將廂房中的麥子都拿了出來,有十多斤的樣子,能做不少麥芽糖,倒是糯米只剩下了一個底。

避開家裏其他人,去到東屋,陳氏悄聲道:“咱家可就只剩下一百二十文錢了,你要給老大捎東西,可就沒錢買糯米了。”

沉默片刻,李茂賢道:“糯米先借著,等邱貨郎賣了糖,就能還了。”

陳氏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應承了,收拾一下,準備出門。

李茂賢攔住她,“我去吧,上個月斷了藥,你腰得注意些,別再著累犯病。”

李茂賢剛從縣城回來,陳氏本來想讓他歇歇,聽到這個,只好留在家裏。

這些年她的腰疼的毛病可是花了不少錢,還是介在點好。

李茂賢出門一趟,跑了好幾家才湊上一百斤糯米,回來以後把筆墨拿出來,給大兒子寫信。

這一天,李青文走了好幾個時辰的路,累的快散架子了,回來躺在炕上就睡著了,晚飯都沒吃。

知道他累壞了,李青宏和李青風也沒叫他。

李青文傍晚時候醒過來,麥子都已經泡上了。

生麥芽這兩天,李茂賢按照小兒子所說,把過關步驟詳細寫下來,帶著棋盒和書信去了縣城,書信有兩封,一封給李青瑞,另外一封是寫給江淙的。

柳山縣離洪州太遠了,沒有辦法直接送信過去,府城那邊商隊多,李青瑞可以從那裏托人帶信,如果實在沒機會,那便罷了。

其實,李青瑞年初走時就帶了一封給江淙的信,不過那個時候李青文還沒好,現在人好了,這等大好事還是應該要告訴恩人。

送走了東西,李茂賢聽小兒子的,在門框上釘個楔子,準備拉糖用。又在房子西邊架了一口鍋,怕到時候忙不過來。

姜氏到前院借了小石磨回來,又把去年新紮的蓋簾和篦子拿出來清洗晾曬。

李青文和哥哥們上山撿柴禾割草,也一直沒著閑。

待到麥芽長好那一日,李家的人便開始忙乎起來。

一百斤糯米可不少,曬了半個院子,引得村裏不少的小孩子圍看,李青宏站在院子中間,看到有鳥飛下來啄食就趕走。

熬糖占鍋,所以黃豆和黑芝麻早早地就被炒好,被李青風用小磨磨成了粉,還用細篩仔細篩過,比上次搗的可細多了。

洗好的麥芽被切碎,和糯米充分攪和後,發酵的時候能歇幾個時辰,順便把飯提前吃好。

過濾糖水後,外面的鍋果然派上了用場,三口大鍋同時開始熬糖,這個時候鏟鍋是最累的,不能停歇,糊鍋的話,損失可就大了。

除了李茂賢一個人管一口鍋,另外兩口都是幾個人輪流上,累了就歇會,一直攪,胳膊就受不了了。

好在家裏有粗樹枝可以燒,要不光添柴禾都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