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送走二哥(第2/2頁)

李青文吃著不是很習慣,差點被噎到,飯湯從嘴角淌了下來。

還沒等他反應,挨著他坐的李青卓習慣性的掏出一塊布巾,把他嘴角擦抹幹凈。

李青文愣住了,他兩世加起來有三十多年,竟然還要讓被人擦嘴……

李家人這樣照顧他十多年,早都習以為常,動作麻利的讓人反應不過來。

“謝、謝謝二哥。”李青文小聲說道。

因為他這一句簡單的道謝,李家飯桌上又沸騰了——仔兒懂事了!

這一碗粥李青文到底沒吃完,給三個哥哥分了。

李青卓在縣城醫館做學徒,這次是家裏有事告假回來,見幺弟沒事,不敢耽誤,吃完飯就要回縣城。

就著熱鍋,陳氏烙了幾個高粱面的餅子,和一包鹹菜一並給二兒子帶上。當學徒不容易,雖然兒子拜的師傅不錯,可掌櫃是個計較的,看的嚴,夥計和學徒口糧少,經常餓肚子,她實在是心疼。

陳氏寧願從自己嘴裏省,也不願意兒子在外頭受罪,在外頭終究不如家裏,山裏野菜雖然老了,切碎了放在粥裏也能騙騙肚子,在縣城沒錢可沒地方弄吃的。

李青卓往外走時,李茂賢和人說完話正好回來,道:“跟師傅好好學,要聽話,多幹活,少說話,有事往家裏捎信。”

每次離家都是這些話,李青卓認真點頭,背著簍子和爹娘道別。

李青宏和李青風要送二哥,李青文也想跟著,陳氏想要開口,被李茂賢攔住了。

這麽大的兒子,從前不曉得事,全家護著也就罷了,現在人清醒了,不能繼續放在手裏攥著,得多出去看看。

哥四個往村頭走,路上的村民嘴上跟李青卓打招呼,眼睛卻盯著李青文,這小子不再用哥哥拉著,自己走的挺快,還被李青卓教著招呼長輩。

還真好了啊,村民們親眼看到,驚訝個不行,轉頭就找人說叨這事。

穿過一排排的土房,就看到南面一片片的田,有高粱,大豆,黍子和谷子,高高低低,都快要成熟了。

沿著田地邊的土路走了差不多兩裏,然後南拐,過了一個兩人深的大溝,李青卓停住了,“就到這吧,不要在路上玩,早點回去,別讓爹娘擔心。”

道別後,李青文跟著倆哥哥走了一會,再轉頭,只見二哥單薄的身影大半被簍子擋住了。

好似感應到他的注視,走遠的李青卓忽的轉身,沖他們使勁揮了揮手。

這場景和記憶中的一段重合,李青文不禁眼睛一熱,低下了頭。

楊樹村地處大梁的西北,幹旱少雨,土地貧瘠,沒有河也沒有水田,真真的靠天吃飯,十年六不收,年歲好的時候都吃不飽,更別提欠收的時候。

不管大人孩子,最多的記憶就是挨餓了。

李家十多畝田,不算少,但架不住家裏人口多,還有好幾個最能吃的半大小子,每年秋收糧食不夠不說,還得買,要不是爹娘能幹又節省,這日子想都沒法想。

李茂賢是個有遠見的,知道就靠家裏這些田,一旦災年,必遭大難,他樂得把孩子送出去學本事,有了真本領,就算不種田,以後也不會被餓死。

李茂賢被抓去建京城時,學會了木匠,有了這手藝,家裏才有格外的進項。

因著陳氏的病,李家和縣城回春堂的呂大夫相熟,呂大夫看中了安靜又懂事的李青卓,把他帶到縣城做學徒,李家上下對呂大夫十分感激。

雖然莫名其妙的到了這裏,李青文對家裏人各種照顧心裏也很受觸動,他也想為這個家做點什麽。

得像個辦法賺錢才行……李青文心裏頭盤算著。

可回去的路上兩個哥哥一直逗他多說話,練舌頭,李青文思緒一再被打斷,只能先作罷。

回到家,爹娘下地去了,大嫂一手抓著六歲大的侄子不讓他禍害家裏的雞,一手攔著三歲的小侄子不讓他吃土,忙的很。

李青風一巴掌糊在大侄子的屁股上,讓他老實了,然後出門上山。

李青文像是尾巴一樣跟在倆哥哥後面。

高粱地一塊接著一塊,都一人多高,結著紅色的穗子,李青文跟著哥哥到了自家地,在地頭根本看不到爹娘的影子,倆人只看地裏被拔下草留的坑就知道該薅那幾條壟。

確定了自己家的地的兩邊,李青文在哥哥旁邊也占了三條壟,把高粱之間的草連根拔起來。

李青宏和李青風只想帶弟弟上山轉轉,沒想到他家的仔兒竟然會薅草,倆人驚喜極了。

看著倆哥哥眉飛色舞的樣,李青文有些無奈,高粱和草差別那麽大,怎麽可能不會拔,他又不是個傻子……

好吧,他從前是有點呆,可現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