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四個婆婆 六(第2/2頁)

有那好事的婦人特意跑了一趟孫家,找到了孫母說明此事。

孫母供養兒子讀書不容易,她也希望那銀釵是自家的。但是,兒子的名聲更要緊。

和有夫之婦來往,傳出去後會被人恥笑。她當即沉下臉:“沒有這回事。我家裏銀子全都給明槐交束脩,平時的筆墨紙硯都是我買,明槐手頭沒有銀子,買什麽銀釵?”

婦人訕訕。孫母還覺得不夠,特意丟下手裏的活跑了一趟汪家,對著看熱鬧的眾人道:“大家別亂說。明槐和媳婦好著呢,他是讀書人,才不會做那些不要臉的事。再說,我們家所有的銀子供他讀書都不夠,哪有銀子給他買釵?就算買了,那也是給我兒媳春月。哪裏會給外頭那些不三不四的人?”

“不三不四”指的自然是錢小喜。

錢小喜和孫明槐來往的事眾人不敢拿到姜蘆花面前說,但和孫母玩笑,說些譬如“你又要多個兒媳”之類的話經常都有。

所以,孫母是知道村裏的傳言的,兒子在她心裏自然是千好萬好,她煩透了這些人嚼舌根。

當著眾人的面貶低了錢小喜,話說得難聽些,回頭嚼舌根的人應該會少點。

屋中的錢小喜聽到這話,心頭格外難受。

高氏勤快孝順又怎麽樣?

高氏做得到的,她同樣做得到,甚至,她幫助孫明槐的,比高氏多得多,如果孫母知道,一定不會這麽說她。

她付出許多,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感激,一時間只覺得憋屈不已。

銀釵固然好,但除了錢母厚著臉皮想要之外,村裏沒人敢認。最後不了了之。

看熱鬧的人散去,李氏拉著柳紜娘進門,一臉不解:“你怎麽把這事鬧出去了?”

“她都不要臉了,我何必幫她留著?”柳紜娘把玩著手裏的葫蘆釵,道:“這玩意可不便宜,孫明槐是買不起的。”

李氏深以為然。她想不通:“他一個讀書人,應該格外愛惜自己的名聲。春月也長得不錯,他為何要來找小喜?”

一般男人或許會經受不住女人的勾搭,但是,孫明槐是讀書人啊,他那麽聰明,為何要自毀前程?

村裏看到二人來往過的人也這麽想。所以,他們議論歸議論,但都覺得孫明槐不會那麽傻,加上他們夫妻時常同進同出,看起來感情格外好。因此,許多人都認為,二人一起出現應該是巧合。正因為如此,哪怕看到的人多,關於倆人的風言風語卻不多。

那天之後,錢小喜和孫明槐之間需要避嫌,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

錢小喜甚至都不能常出門,畢竟,銀釵的來處她解釋不清楚。她關在屋中,心裏的害怕不能對人言,隨著太陽落下又升起,她真的越想越怕。

實在找不到機會去鎮上買藥,眼瞅著就到了汪海要回來的日子。錢小喜心一橫……汪海他爹就是摔傷太重走的。婆婆年紀大了,摔上一跤要了命也挺正常。

這一日早上,柳紜娘迷蒙間進了廚房,剛走一步,整個人就往後仰,她練過武,眼疾手快扶住灶台才沒有倒在地上。垂眸一瞧,才發現本應該幹燥的廚房地面此時全都是水,被踩得泥濘不堪。

若站在這裏的人真的是姜蘆花,怕是就摔下去了。

她冷笑一聲,轉身一腳踹開了錢小喜的房門,將人揪了出來:“別睡了,趕緊去做早飯。”

錢小喜本來就是裝睡,聽到隔壁婆婆開門,她就支起了耳朵等著廚房那邊慘叫或是喊自己,結果只等到了婆婆來踹自己的門。

被拖著往外走時,她心下大駭。

“娘,你別拉,我自己走。”

柳紜娘不聽,把人推進了廚房。

錢小喜一腳踩滑,直接摔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