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這是此地風俗(第3/3頁)

“我們這兒有個傳說,說是開天神隕落於此,後有神女來此,與開天神神魂契合,生下神子神女,由此繁衍出諸多後代。這世上所有的人皆為開天神與神女的後代,但以趙家村與羊家村一帶的人血脈最純凈。故而代代人都要按神女時期的風俗過日子。男孩成年後,便要由男子接回自己所屬的村去,而女子若不想與人契合,便要早早梳起。”

他們知道自己等人去過那兩個村子!

所以,那村子其實有暗哨一直在盯著嗎?

左玉心裏的疑問更多了。但她沒有表現出來,只裝著聽到奇聞時的吃驚樣子道:“我大昭最是遵聖人教導,這等風俗難道就沒有惹來非議嗎?”

“有人也說過。”

沉默半晌的王氏忽然插話,“不過非議之人往往會死於非命,死的人多了,便也沒人敢提了。而趙羊家的女子也有想過正常日子的,但只要那樣做了,便會惹來詛咒……”

她淡淡的表情忽然生動了起來,眼裏蘊起了驚恐,“不光她們自己會有災,整個池州都會遭殃。”

“是的。”

段氏似也很恐懼,捂著胸口道:“三年前地龍翻身,六年前旱災,皆是因趙羊家女子想過正常夫妻的生活……”

“這……”

左玉蹙眉,故作困惑的同時,卻是看了王氏一眼。一桌人,王氏顯得很低調,但也正是這低調給了左玉一種怪異的感覺。冒然開口,她便對她格外關注了起來。

剛剛那一瞬,她抓著帕子的手不由自主收了下。那不像是恐懼導致的,更像是一種無法壓制的情緒……

她垂下眼,再擡眼時,“困惑”已退去,只輕輕搖著頭,“這還真是世間少有之風俗。”

頓了下又道:“只是女子要獨自一人將孩子撫養成人,還要下地幹農活也著實不易。那些孩子的父親們有給些錢財幫扶嗎?”

“那自是有的,畢竟是他們的血肉。”

葉氏嘆氣,“所以有些女子幹脆梳起,不嫁人,不生孩子了。”

“好在縣令老爺仁慈。”

王氏又道:“他來了後聽聞這風俗,便說趙羊兩家女子對池州奉獻頗大,不應受人非議,而是應立碑贊揚,表彰她們為了鎮守一方平安過著有丈夫等於沒丈夫的日子。”

“是啊。”

段氏嘆氣,擦了擦眼角,“也是一群可憐人。有外鄉人經過時,都不敢說自家事,只稱男人都服勞役去了,怕被人嫌棄。縣裏鄉紳多憐憫,百姓亦感激她們的恩德,故也時常接濟,好讓那群可憐女子不至於太辛苦。”

“雖聖人有教導‘未知生焉知死’。”(注1)

左玉道:“但聖人亦說敬鬼神而遠之。鬼神之說非我等常人能參悟,但敬著總是沒錯的。姚縣令能體他人不能體諒之苦,當真是將聖人言讀懂了啊!”(注2)

她一臉贊嘆與敬佩,讓葉氏微微松了口氣的同時,心裏也生出得意。

女聖又如何?鬥道百官鄉紳的其實是陛下,可不是她。到底年少,看事哪能那麽透徹?夫君真是瞎緊張了。不就是剛嫁人的黃毛丫頭麽?有甚可懼的?

正得意著,卻聽左玉又道:“這樣,夫人,明日可否派人幫我去買些米面油鹽與布料?我想親自送去,看看這些苦命的女子,也表表心意。”

葉氏瞳孔微微一縮,沒想到左玉會這樣說。

“不敢勞姬君大駕。”

她忙道:“小婦人幫您置辦了送去就行。”

頓了頓又道:“姬君乃是當今唯一的女聖,玉體尊貴,怕是不宜踏入那不吉之地。”

“夫人此話何意?”

左玉故意沉下臉,“您不也說她們是一群可敬可佩之女嗎?為何又成了不吉之人?”

“姬君莫要誤會。”

王氏接話了,似是在幫葉氏解圍,“那兒皆是女子,無成年男丁,陰氣最是重。其實,那一帶的確是有些古怪的。男子過十四若還在那村便會生病。您是我大昭女聖,若在此地出了事,尊翁便是摘了烏紗帽也是吃罪不起啊!”

“對,對。”

葉氏道:“還請姬君體恤我等。妾身可以陪著您親自去采購,但您萬萬不能涉險啊。”

左玉眉目舒展開來,道:“原是如此。那好吧,姚縣令如此熱情相迎,我也不能讓他為難了,明日便有勞夫人帶我去集市采買吧。”

葉氏松了口氣,連連笑著道:“這都小事,明日妾身陪著您去,萬不敢有人坐地起價的。”

一句調侃後,飯桌的氛圍上又熱鬧了起來。左玉聽她們說著此地的趣事,看似有興趣的表面下卻已是琢磨開了。

這沂陽縣到底藏著什麽樣的秘密?王氏那番話……是在暗示什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