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等我!(第4/5頁)

說罷大笑一聲,甩著袖子離去了。

許明知聽到他這笑聲,輕笑了聲,“有仇不報非君子……口挾以德報怨者,虛矯也!”(注2)

左玉坐在籠車裏,看著宮外的風景。

能看一眼是一眼,此一進大理寺,也不知何時能出來呢。

百姓們沉默地站立著,目送著她。

待車行過禦街,所有百姓跟上了籠車。沒有人說話,好似商量好了一般,默默跟在籠車後走著。

人群裏,有男有女,甚至還有老人孩子。

一些老人年歲已經很大了,他們被兒孫攙扶著,咬著牙,跟在籠車後面,慢慢走著。

一些垂髫小兒被大人抱在手裏,他們好奇地望著車裏的左玉,雖有大人交待,不許出聲,但孩子的天性如何能壓制得住?走了一段路後,有孩童忍不住問了,“爹爹,你說那是好人,但為什麽要把她關起來?”

大人沒有立刻回答,只沉默地望著籠車裏的人,久久後道:“為了讓我們過好日子,她被奸人所害。兒子,你要記住這個人。你要記住她,曾經有個人,以女子孱弱之身擋在你我面前,為咱們窮人發聲!”

孩童不是很懂,但確定了這是好人後,便用力點頭,“爹爹,我會記住的。”

籠車前方,街道兩邊站滿了百姓。當籠車經過時,一些女子將自己的幕籬拉下,以真容面世,無所畏懼地將幕籬扔向天空。

沒人尖叫,沒人指責,所有人都沉默著。

待籠車過後,街道兩邊的百姓便跟上了隊伍,默默走著,相送著。

坐在籠車裏的左玉望向天空,讓眼淚倒流回去。

無聲的支持,無須眼淚來還。

低下頭,眼淚已被風吹幹。她跪坐著,雙目平視前方,神態平靜,身姿挺拔。或許她會輸,但她留給世人的不應是被囚的狼狽,而應是身陷囹圄中的那份希望!將自己活成一座信仰的豐碑,這就是五千年來,無數義士先賢面對犧牲時的心情吧?

世界不同,道相同!

籠車到了大理寺,前來接洽的官員望著籠車後烏泱泱的百姓不由顫了顫。

他們沒有鬧,只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左玉從籠車上下來,所有百姓跪下,朝著她,默默地磕了三個頭。

大理寺的官員望著這一幕,竟是有些羨慕。有萬民愛戴,這般死了,亦不負此生。

左玉沒有回頭,一步步走向大理寺。

門,又關上了。

百姓們望著被關閉的大門,忽然齊齊後退,退至朝廷規定的“無事不可近衙門百步”的距離後,又齊齊停下。

他們依然沒有說話,只默默望著那扇被關閉的大門。

門口負責看守的侍衛只覺背後都汗津津的了。今日天尚未亮,百官叩闕,聲勢之浩蕩,堪稱這二十年來之最!在他的記憶裏,唯有先皇後去世時,才有過這樣的陣仗。

陛下迫於無奈,只得讓步,將左玉轉大理寺關押。雖未默認朝臣的說法,但明顯是有退讓之意了。

但是現在,這多百姓站在這裏,這無聲的抗議讓他覺著,或許這一回,百官未必能贏。更別提,次輔也極力反對首輔一派的說法,事情或許還有轉機也未可知。

穿過衙門的辦事區域後,左玉被帶到了大理寺的監牢裏。許是大理寺一般關押的都是官員,這兒沒有她想象的那麽糟糕。

被帶到一所牢籠前,衙役將門打開,道:“姬君,請吧。”

左玉未理會他傲慢的態度,慢慢踱步進了牢房。坐下後,便未再發一言。

她已經交代了左林,現在她人到了大理寺,那麽左林就該去找許明知了。許明知素來痛恨鄉紳盤剝小民,應是會幫她的吧?

左玉還未入大理寺,左林就收到了消息。他顧不上去看女兒,立刻親自策馬去拜訪許明知。

許明知睡了一上午,得知左林來了,伸了個懶腰,道:“終於來了,老夫等得好生無聊。”

說罷便是換上一身素衣,走出門,未等左林開口,便是呵呵一笑,“魚有魚路,蝦有蝦路,他們能百官叩闕,咱們就能萬民伸冤!鎮國公,走吧!大理寺的監牢雖比旁的地方好些,但一個姑娘家待在那兒也挺受罪的。”

左林眼一紅,拱手作揖,“多謝先生。”

天下首輔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但天下大儒亦有門徒三千!許明知手捧太祖訓示錄,身後跟著上千弟子,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皇宮!

這些弟子,大多出生微寒。許多都是東市的貧苦人家。他們都得許明知教導才認了字,明了理,考上了功名。如今同門師妹又因憐憫窮人而被害,若袖手旁觀,那便是枉讀聖賢書,愧對恩師教導!

一群人浩浩蕩蕩走出東市,而當他們走出東市那一刻,所有商鋪齊齊將幌子拿下,掛上了“停業”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