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慈寧宮裏,此時一眾太妃太嬪齊聚,也聽著前朝的動靜。

封後啊!

這可是後宮女子,一生最大的奢望與想望。

在場所有人,哪怕是太皇太後,都未曾經歷過封後大典的殊榮。她是以妃位晉封了太後之位。

此時聽到前朝傳來的奏樂和鐘鼓齊鳴之聲,一瞬間仿佛讓她們回到了自己當年剛進宮時。

宮闈重重,一入宮門深似海。

鬥了一輩子,最終不過一切成空。

也因此等前朝動靜消停後,所有人臉色都帶了幾分蕭瑟之色,唯獨太皇太後還笑著。

“等會皇後就要來了,你們也都高興些。”

先拜太皇太後,再去蓬萊殿拜太上皇,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已是中午了。

這還不算完,無雙還要去鳳棲宮升座,接受眾命婦朝拜。

……

從這日起,無雙就不能再偷懶了。

她是皇後,要打理宮務,要每日去向太皇太後請安。

太上皇遷宮之事已定,但太皇太後和一眾太妃具體要住的宮殿還未定,這些都需要無雙去決定。

定了地方,接下來就是修繕西苑的宮殿。

西苑作為皇家禁苑,一年裏也就去幾次,短時間住也就罷,長住自然要修葺一番。

等這些事弄罷,又是一年將要過去,歷來可沒有年根兒上遷宮的,只能過了年節再遷宮。

元日大朝會上,新帝更換年號為乾武,至此太和朝過去,迎來新的乾武朝。

……

這個年節,宮裏十分熱鬧。

不管心裏如何想,至少從表面上看去,趙王、漢王等人以及那些太妃太嬪,都是十分老實的。

是的,趙王回來了,十月才歸。

據說南蠻邊境之地的事情還未解決,乾武帝對其十分看重,打算讓趙王駐守南疆,不過今年也就算了,等明年開年了再去。

趙王都有去處了,漢王如坐針氈,不過他還沒找到好去處,但已經向乾武帝示好,大意就是朝廷有什麽地方需要他的,他一定義不容辭,只差明說他不介意像趙王一樣,鎮守邊疆,只要不是待在京裏待在他眼皮子底下。

其實趙王和漢王不是沒試過去找太上皇,但太上皇自打退位後,就一直在蓬萊殿養病,別說親兒子,連自己的妃嬪都不怎麽見,之前有大臣政見和新帝相左,曾試圖想找太上皇‘勸一勸’新帝,太上皇都沒有見。

儼然一副朕既退了位,就不想再插手政務的模樣,幾次下來倒也讓一眾人死了試圖用太上皇壓制新帝的心思。

這個年節,太上皇十分高興。

早年的太上皇喜怒不形於色,如今退了位,情緒倒明顯了不少。

其實太上皇是真病了,並不是以此為借口,無雙還是從乾武帝口中得知的,這才是太上皇急著傳位的原因。

即是順勢而為,也是身體支撐不住了。

前世是沒有提前傳位之事的,無雙猜想這中間肯定發生了什麽事,才致使太上皇下決心提前傳位。

只有乾武帝知曉,前世他無子,而彼時他頭疾嚴重,別人不知,父皇卻不可能不知,所以父皇一直猶豫要不要選他做承繼大位之人。

當然,這是他根據無雙所言猜測而來,但他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八九不離十。

因為一直猶豫,所以直到父皇駕崩之前,才匆匆定下他即位的事情。而沒有提前準備,也不像這一世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所以他雖即位了,但過程頗多波折。

所以這一世他能提前即位,還要感謝她。

……

新的一年,新氣象。

隨著太上皇遷宮,太妃太嬪們也一一都遷宮去了西苑,等太後也遷到西苑去後,整個宮裏瞬時空了下來。

該辦的事都辦完了,又是新帝登基的頭一年,大臣們開始上書建議陛下應廣選秀女,充盈後宮,如此一來才能繁衍皇嗣,為江山傳承打下基業。

一開始無雙不知道這事,還是聽宮女說漏嘴了,才知道前朝最近在幹什麽。

她憋了兩天,忍著沒問他,最後沒忍住偷偷把這事告訴了紀昜。

也不知紀昜怎麽跟他說的,總之第二天,她被乾武帝按在龍床上打了一頓屁股。

“不跟朕說,尋他告狀是不是?”

“你自己的鳳棲宮都不住,成天睡在朕的龍床上,朕選了秀女往哪兒塞?”

無雙多委屈啊,明明是前朝在議挑選秀女之事,怎麽倒成了她的錯?

至於她找紀昜告狀?

那是絕對沒有的事,她只是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然後祚兒坐在他肚子上,她坐在旁邊,母子倆一起眼巴巴地看著他,一切盡在不言中。

還用得著告狀嗎?多瞧不起人啊。

可乾武帝多狠啊,才不聽她的解釋,反正變著法打了她一頓屁股,最終才以一句‘此事你不管,朕會處置’作為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