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路上,無雙都在想方才芷蘭館發生的一切。

回到玉香館後,她對宮嬤嬤道:“嬤嬤,我總覺得這個趙王妃態度很怪,你看方才她叫我三嫂,叫秦王妃二嫂,面上似乎在幫晉王妃說話,卻一口一個晉王妃,難道不該叫大嫂?”

宮嬤嬤露出一笑,道:“王妃,你能觀察出這些,說明你心思細膩,這其中是有些緣由的。”

說著,宮嬤嬤便把晉王的出身說給無雙聽。

其實不光秦王、魏王、趙王等這些下面的弟弟們,不願叫晉王大哥,甚至連他們的王妃也不願叫晉王妃大嫂。

須知大梁也是遵循嫡長制,也就是所謂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太和帝沒有嫡出兒子,後位空懸多年,既然沒有嫡子,那就該遵循立長的規矩。

如果晉王這個半路而來的皇子被叫大哥,那便意味大家默認他是長子,他若成了長子,那以後皇位是不是要傳給他?

這也是為何晉王回宮後,多年來一直無齒序的原因所在,誰都不希望他排上齒序。

無雙沒想到還有這麽一樁舊事,聽完很是有些感嘆,旋即她又皺起眉:“那嬤嬤你說當年晉王被遺留在行宮,一直未能被接回,真如那些謠言所言是因為母妃的緣故?”

提到這個,宮嬤嬤面露幾分憤怒之色。

“這都是宮裏那些爛嘴的人謠傳的,就是為了壞娘娘的名譽,當年確實是陛下帶娘娘去行宮時,一次醉酒臨幸了宮女後才有了晉王,但陛下未帶那宮女回宮,卻和娘娘無關,而是那晚陛下是被人下了藥,陛下惱恨這件事,才會遷怒上。”

當年宮嬤嬤在宸妃身邊服侍,自然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秘密。

當時太和帝和宸妃正值濃情蜜意,偏偏生出這档子事,因為這事兩人心中也起了隔閡。

彼時宸妃聖寵無雙,多少人想把她拉下馬來,自然不遺余力地傳不利於宸妃的謠言,鬧得滿宮皆聞。

無雙思索片刻,又道:“那嬤嬤你說,晉王被遺留在行宮,十多歲才能回宮,他會不會因此事記恨上母妃,或是殿下?”

宮嬤嬤露出凝重之色:“王妃,你的意思是——”

“我也是這麽一想,我總覺得有人似乎在故意破壞殿下的名譽,你不知道當初我還聽說過殿下有殺妻的惡名,”說到這裏時,無雙也有些失笑,“這名聲實在太匪夷所思,還有殿下在我前頭那兩個,接連出事,尤其是那個席皇子妃,死得太蹊蹺,太刻意,似乎有人是故意做出這種局面……”

無雙清楚背後的人是想刺激魏王,她是通過前世宋遊的說辭,以及上次宮嬤嬤與她說席芙出事那晚的事分析而來,她甚至有八成以上把握,魏王就是這次受到刺激,才會出現兩個人格。

若不是魏王提到對方時神態冷淡,她還要懷疑魏王當年是不是與席芙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以至於受到刺激。

但實際上並不是,對方顯然對少年時期的魏王有些了解,可能早已洞悉他飽受頭疼折磨,又或是因為一些其他別的原因,才會用這種殘酷的手段刺激他。

開始無雙猜是秦王。

七夕宴那晚秦王表現得太明顯了,一開始無雙沒懂秦王那句‘嬌花不易養,花落葉殘’的意思,還是知道席芙的事後,才豁然明白秦王原來隱喻的是這件事,所以當晚刺激得紀昜犯病。

可這世上會有人做了壞事,明晃晃在自己臉上寫‘就是我做的’嗎?

無雙總覺得秦王不至於如此蠢,可能背後還有其他人。

這個人肯定老謀深算,道貌岸然,所以這麽多年來才一直沒暴露。

對方心性可能與正常人不一樣,因為對方用計之毒,用計之狠,已經不能說是智謀了,再是爭鬥,也該用些正常人的手法,而不是去用這種侮辱殘忍的手段。至今無雙依舊震驚於席芙的死法,這種死法實在驚世駭俗。

除了這以外,對方對魏王應該有很深的恨意,因為恨意不夠深,完全不足以支撐對方記恨這麽多年。

誰會對魏王有如此深的仇恨?

之前那次說到魏王當場提著劍沖出去,宮嬤嬤雖含糊其辭,沒有提及魏王發瘋,但她說了一句‘應該和其他皇子有關’,當時無雙看出宮嬤嬤有難言之隱,估計是不想她知道魏王發瘋的事,但這句應該和其他皇子有關,顯然不是無的放矢。

那如果不是秦王,哪個皇子對魏王有如此之深的恨意?

僅憑有限所知,無雙除了晉王,想不出其他人選。

還有方才晉王妃,總是有意無意說魏王將她藏起來,其實無雙知道魏王盡量不讓她出王府的原因,是忌憚那背後下黑手之人。

她見不見人跟旁人有什麽關系?什麽人如此惦記著她出去見人?她出去了好害她嗎?

這又應在了晉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