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此時的郿無暇和郿老夫人並不知道前頭來了人,除了宮裏派來的人,還有禮部的一個官員。

郿宗衣裳齊整,將一行人請到正堂說話。

禮部官員笑呵呵地將來意大概說了下,大致就是欽天監已經算好大婚日子,十月初八是個吉日,陛下也看過日子了,覺得不錯,雖至今只有四個月時間,但趕一趕也是來得及的。

還有婚禮上的一些禮俗,例如納吉、納征這些,後續都會有禮部的人上門安排,他來這趟就是提前知會這些事,並與女方家商議細節,也好後續進行順利。

郿宗能有什麽異議?他什麽異議也沒有,只說一切都按照規矩來即可。

曹氏也在場。按理說這種男人談正事的場面,婦道人家不該露面,可這次情況特殊,是商談婚嫁之事,曹氏作為長陽侯夫人,又是無雙的長輩,在場也挑不出什麽錯來。

等禮部這邊事情說罷,郿宗將人送走,接下來就是宮裏的事了。

宮裏的事也簡單,這趟宮裏是送人來的,按照送人來的內侍的說法,由於魏王妃身份特殊,在婚前宮裏一般是要派教習嬤嬤和宮女來家裏住下的,除了教導王妃一些宮廷禮儀外,從這時候起,也意味著王妃和尋常人不一樣了。

後面這話,內侍雖沒有明說,但大體是這麽個意思。

一共送來六個人,兩個教習嬤嬤,四個宮女。郿宗也沒細看,就讓人把人送到無雙院子裏去了。

內侍離開時,自然少不了塞點好處啥的,等人都走了,曹氏抱怨道:“這還沒成親呢,光好處就塞了不少,方才那內侍說的什麽意思,難道咱家還要把她供著不成?”

郿宗一聽她抱怨就煩,斥道:“就屬你眼皮子淺!你光想著自己出了多少好處,就沒想想你得了多少好處?哪家出個王妃不是歡喜連天,唯獨你眼皮子淺,總在計較一點銀錢的得失。”

“我怎就計較一點銀錢的得失了?宣旨來一回,議事來一回,送人來一回,光這幾回就送了兩百兩出去,據說後續還有禮部的人上門,到時候吃茶用飯,打點的銀子到底是給還是不給?”

曹氏氣得面紅耳赤,又冤枉又委屈:“不給丟臉面,你說我眼皮子淺,舍不得銀子。給了,拿什麽銀子給?咱家養了她這麽大,好處沒見到一分,如今還要填進去這麽多銀子,方才聽那人意思,咱家還得給她辦嫁妝?!那是幾百兩能辦下的?你讓我從哪兒變銀子去支應這些開支?非你是個窮大方的!”

之前跟曹氏吵得那幾場,也讓郿宗知道家裏手頭不寬裕,但他總覺得堂堂一個侯府不至於如此,曹氏慣喜歡哭窮叫委屈,肯定覺得無雙不是親生的,不願意出力出銀子。

“以前莊子上每年還要送來幾千兩,那些銀子不可能無雙都花了,總能余下一些來,你要真喜歡算計這些,就算算花不完的每年還要剩多少,把這些加起來湊一湊,總能替她置辦一份嫁妝,也不至於讓長陽侯府丟人丟到宮裏去。”

曹氏算是明白了,合則他覺得那些銀子都是被她貪了?他就不想想這麽大一家子人,日裏吃喝花用出門的排場,哪裏不需要銀子?

還湊一湊,辦嫁妝?

“郿宗,我告訴你……”

.

這裏的爭吵,無雙並不知道。

她這會正忙著見宮裏送來的人。

聽說是宮裏送來的教習嬤嬤和宮女,她心中還疑竇,昨兒紀昜來也沒跟她提這些事,直到見了這幾個人。

其中有兩個都是熟人,一個是宮嬤嬤,一個是玲瓏。

這兩人前世都是紀昜給她的人,宮嬤嬤年紀大,見識廣,據說在宮裏待了幾十年,後來跟在她身邊,一直幫她料理奉天夫人府的內務,為人十分能幹,從沒讓她操心過那府裏的事。

至於玲瓏,看似就是個普通宮女,但無雙知道她不是普通宮女,因為玲瓏會武藝。

無雙放下心來,猜到應該是魏王府送來的人。

果然幾人向無雙自我介紹,宮嬤嬤和玲瓏的稱呼都沒有改,另一個嬤嬤姓王,自稱是教習嬤嬤,專門來教導無雙宮廷禮儀,至於剩下三個宮女,無其他特殊之處,這裏不細說。

總體來說,這一行六人裏,能明顯看出是以宮嬤嬤為主。

這些人是要住下的,一直要伴隨到無雙出嫁,甚至以後可能也會在她身邊,當下頭一等的事是要給她們安排住處。

按理說,這種事一般應該是家裏長輩安排,例如曹氏。可曹氏這會兒忙著跟郿宗吵架,她平時也不怎麽管無雙院子裏的事,這些事只能無雙自己安排。

宮嬤嬤何等眼尖目明,僅從沒人給她們安排住處,就得知無雙在這府裏處境。

她笑著道:“王妃不用管這些小事,奴婢等自會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