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你見過最美的建築是什麽?

網上的一則帖子突然飄紅的時候,很多人都下意識點開看看到底是什麽,配著圖片的文字如畫龍點睛,一個個美麗到能夠做屏保的建築圖片,讓那些不喜歡跟土木打交道的人也體會到了一種無法言說的美。

圖片上的風景,只是建築的點綴,完全不能夠讓人移開看向那些建築的目光。

回帖的越來越多,樓也越蓋越高,一張張精美圖片很快就被不少人列入了收藏夾中,還有人詢問樓主是不是建築系的,都是哪裏來的圖片,簡直讓人看了就有旅遊的沖動。

為了一座建築,去一個陌生的城市。

像是憑空牽起了一道名為緣分的線,讓某些人能夠親自去感受那種從歷史之中穿越而來的美感。

“最喜歡還是古建築,如悠久歲月的陳釀,難以形容的美。”

不需要去知道榫卯該是怎樣契合,不需要知道需要多少勞力,多少泥沙,多少錢糧,只需要知道它很美,它誕生於那一雙雙屬於勞動人民的手,在他們的拼搭之下,形成了這樣禁得住時間考驗的建築。

“是啊,現代建築就少了些風韻,不過,有些科技感的建築還是很帶感!”

有人跟著說,同時附上了某個現代建築的照片,看起來真的很玄幻,不知道是什麽材質的外墻,有一種把科幻電影中的某個背景弄到現實的感覺,那種流動著的,好似水光一樣,又有著機械自有的冷感。

很獨特,像是黑暗料理之中難得好吃的那些,異軍突起,自有不同尋常之處。

可惜,這樣的建築還是太少,後面跟帖的不知道是為了嘲諷樓上,還是為了做個反例,一張又一張令人窒息的建築圖片放了上來,如同神佛塑像的建築,顏色俗艷的蓮花造型,再有若幹只為最高不求更好的建築。

好幾層“辣眼睛”的回復之後,再上來的又是能夠讓人松一口氣的古建築了。

不過這些古建築是真的古,而不是仿古,或者那些保存很好的古建築,反而帶著幾分陳舊,像是已經褪了色的老照片,乍一看發黃,仔細看,才能看到裏面也有著青春歲月的清新美好。

“歷史上的古城!”

這樣的開篇之下,是一座座古城俯瞰圖,這些古城,有的已經大半被現代化的建築包圍,或者說,還健全的城墻就是古城的標志了,真正的古建築,大部分都沒有了,那些看起來相似仿佛的飛檐鬥拱,其實也都是為了興盛旅遊而後建造的仿古建築,外皮好像還是那樣,內芯卻已經全然不同。

鋼筋水泥糊上一層膩子刷白成墻,又有仿木質紋路的貼紙貼出一片雕梁畫棟,多少亭台樓閣,看起來好像古色古香,其實,去掉表面的那一層偽裝,大多都是水泥造物,著實是令人失望。

這也難怪,木質結構的東西多貴啊,還不如這樣,省錢不說,效果也差不到哪裏去,起碼對很多網紅來說,這樣的外表已經足夠她們拍一些仙氣飄飄的古裝照了。

眾多圖片之中,有一張圖片夾雜其中,文字介紹十分精簡——第一座眾籌建立的邊城。

“眾籌”的概念已經耳熟能詳,甚至算是過時的了,最時興那會兒,恨不得什麽都來個眾籌,好像是什麽好玩兒的事情一樣。

現在,再看到這個詞,配上那個古城的圖片,莫名就多了很多的懷舊感,還有些違和感。

“古代也有眾籌?”

“古人也眾籌啊?”

不少人對此發表議論,像是在為古人的智商加分,重新認識到古人並不是比今人蠢笨。

有人好奇這座城的具體歷史,可是帖子之中沒有說明,發圖片的那位,也不了解這座城的歷史,他只是從眾多的圖片之中選中了它,讓它成為古城之中的一員,出來亮了個相。

沒有人去刻意追蹤那個照片上的古城,城中的建築大半破敗,連城墻也沒有比其他的古城更加雄偉壯觀,實在引不起多少人的在意。

有看過這個帖子的人,看過這個圖片的人,在某一次旅遊之中,無意中發現身處的就是那座古城,這才再重新翻找出圖片來,對應觀察。

“沒錯了,就是這裏!”

好奇心起來,才想著去問問這座城的歷史。

“歷史啊,不就在石碑上嗎?”

指路石碑,上面的文字早已斑駁不堪,有些地方甚至還掉著石粉,看起來就沒經過完好的保存,像是毫無存在感,隨時都能丟棄在路邊的垃圾一樣。

“這都多少年的東西了,不應該好好保存嗎?”

這樣的疑問沒有人能夠回答,一個國家,數千年歷史,所留下來的好東西太多了,那些有價值的不是在博物館中等著展覽,就是進了某個收藏家的私藏,而外面這些,更大的,更有歷史的東西,卻因為其上載入的並非名人名言,同樣也沒什麽知名人物的姓名留下,就此被保存在原地。